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西北隅的河下古镇,千百年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老的运河之畔。走进河下,这里与众多江南古镇一样,那一条条石板路、一个个古街巷、一处处旧民宅、一家家老作坊、一座座拱形桥……无不让人感受它悠久的历史。与古运河形成“丁”字状的那条又长又窄的石板街,挑起两旁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石板街似小镇的脊梁,小巷则好似小镇的根根肋骨,这就是1500米长古镇最老的湖嘴大街。徜徉在光滑锃亮的青石板街上,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当年的车水马龙。沿街踏行,一座座“百年老字号”,在造型独特典雅的灯笼、店旗、老牌匾映衬下,尽现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古朴。
历史上的河下古镇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漕盐要津,漕运盐粮必经之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明清两代出了55名进士、110多名举人。汉赋鼻祖枚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抗倭状元沈坤、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道光帝师宰相汪廷珍等都是河下人,河下还是淮扬菜和淮医的主要发源地。河下目前仍完整保留着布局井然的明清街巷格局,湖嘴大街、花巷等街道民居和古石板路仍基本保持着明清风貌,是苏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河下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历史街区之一,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历史街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开始,楚州区又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河下古镇北入口风貌协调区片区改造建设工程,建成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两万平米的集旅游接待、餐饮娱乐、风景园林于一体的古镇旅游集散中心区。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河下的饮食文化和休闲文化的发展,"淮菜"的创立与河下息息相关。河下是一块风光宝地,四面环水,小桥、流水、人家。宗教文化也相当发达,寺庙、庵堂众多。其中有苏北名刹--湖心寺,著名的闻思寺、周宣灵王庙、古天兴观等,所有这些都共同构筑了河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中国影视剧协会已正式确立这里为“中国影视拍摄基地”。
因为以前我们的学校就在古镇旁边,所以我们在周末闲暇之时去玩玩在那边吃小吃,有时还会心血来潮的拍一些古装照,尤其是晚上的河下更是美丽,灯火通明,格外动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