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的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红安人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喜欢拿出自制的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红安地方风味的传统菜点和小吃。
红安红苕
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红苕以其品质好而著称湖北。红苕淀粉含量适中,纤维素及糖份含量高,生食甘甜可口,熟食绵软芳香,是共认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赞誉。 红安县常年红苕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年产量5000万公斤,红安属低山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红苕的内在品质和产量,生产红苕的类型基本上是直接食用型,应用品种是红安本地品种,独具红安地方特色。
红安鸳鸯元宝 。
红安鸳鸯元宝为红安地方名菜。具体做法为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切开取出蛋黄,再把猪肉剁成肉茸填入蛋白内合拢,合口处涂些豆粉清浆,放入笼内蒸熟即成。
珍珠花菜
红安地方名菜。珍珠花系生长于红安县北山区的一种野菜,明代《黄安初乘》(明户部尚书耿定向著)有记载。清明前后,珍珠菜含苞待放时同嫩叶一起采摘,放入开水锅里烫至黄色,捞出晒后备用。食用时用温水泡胀,再用清水漂过,随肉小炒,如与腊肉蒸食,味更佳。具有柔和、清香、耐食等特点。
煨葫芦
红安地方名菜,以县北为多。制法是:采摘鲜嫩无籽、不苦、长有幼毛的葫芦,挂在上小下大,期间生火的圆形缸中烤熟,呈土黄色后取出。在葫芦底部向顶端钻两个对穿小孔,用木板缓缓压(勿压破)干水分,再放入缸内烘干,用木棒槌平台悬挂于干燥处备用。食用前,取葫芦浸米泔水中,3日后去粗皮,切薄片,烹法同珍珠花菜,味近玉兰片。据说董必武同志爱吃此菜。
绿豆粑
红安绿豆粑,据说在唐朝时就开始制作。它色泽金黄,外焦内软,椒咸味美,油而不腻,为红安民间所喜食。其制作方法为,先将熟绿豆搓烂捍成丸子,再把蒸熟的糯米捣成糕状,然后将绿豆丸子作馅加入麻油和盐,糯米作皮包好,按成扁圆形,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食用。
臭皮子
红安著名特产,相传始于宋朝初年,本为寺庙素食。其制法为:选用优质黄豆磨浆,制成洁白、厚薄适中的皮子,用开水烫后晾干起卷,再用新鲜稻草包裹,盛于萝筐内,经自然发酵上菌,6—8天左右长出茸茸菌丝即成。可煎、炸、炒、炖。闻之有臭,食之清香爽口,味美汤鲜。鸳鸯元宝 为红安地方名菜。具体做法为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切开取出蛋黄,再把猪肉剁成肉茸填入蛋白内合拢,合口处涂些豆粉清浆,放入笼内蒸熟即成。
永河皮子
皮子俗称千张,属豆制品。红安永河皮子相传有两百余年的历史,闻名遐迩。永河皮子外形长七寸、宽五寸,厚度如带,虽薄而有经丝,搓能成砣,松能还原,能作捆皮。切片、切砣,可作素鱼、素肉等多种美味。质软鲜嫩,长煮不起渣,常为下酒之佳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