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的前身是黄冈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至今整整1411年的历史。在所查、所找、所考证的文献中,黄冈的乡规、民俗、理念非常多,传承久远。团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对中国革命和解放做出杰出贡献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团风的历史和文化更加丰满厚重。
团风自古战事多,在有文字记载的历次改朝换代中,团风没有一次幸免。第二是水灾。团风易涝易旱,水灾频繁,从1887年至1949年间发生了32次,平均每二年一次。建国后,修建了堤防,水灾才逐渐减少。第三是血吸虫害。建国前血吸虫病给团风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地伤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了根治。
在陆路交通不发达,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时代,团风的商贸远胜于沿江以下的城镇。当时全国商贸要地有汉正街、阳逻、团风,明朝时,以汉正街和团风最为盛名。团风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团风的商贸繁荣,并有了此后“小汉口”之称。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1920年党建初期到1949年建国,没有哪一个历史时期不与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团风县有近百位对辛亥革命作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张荆野、熊十力、李四光、包惠僧等最为出名。 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中,有9个黄冈人,其中有3个是团风人,到1908年加入同盟会的团风人增加到了36个。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武汉,以林育英为首的进步青年和人民群众在回龙山等地举行声援“五四运动”的游行。暑假期间,团风籍在汉求学学生林育南、陈学渭、卢斌等会同在黄州读书的学生,在团风、回龙、上巴河、但店等地,销毁日货,宣传“五四运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了自己的武装。1927年12月30日举行了著名的回龙山暴动,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1938年12月成立了抗日五大队,1940年建立了王家坊抗日民主根据地。
黄冈县是当时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毛泽东在湖南和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请黄冈的农民运动工作者当教员,然后派到全国组织农民运动。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伟大的渡江战役打响了。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蒋家王朝,取得了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的第二阶段开始后,毛主席亲自把团风作为战略要塞考虑到大战略中去,认为解放团风是解放武汉的关键。1945年5月11日,驻扎在淋山河、方高坪等地的156师召开了全师营以上干部会议,任命466团为渡江先锋团。会议明确指出:团风战斗的目的是夺取全部船只,解放团风镇,保证大军胜利渡江。
历史大潮涌动,古老的黄冈县多次历经区划变更,1990年改为黄州市,1996年又不得不顾及大局再度区划调整,实行区县分设。
天降大任、必经其苦,若成大业、必克其艰,多磨成强、多难兴邦。团风生未逢时,诞生在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之后,失去了进入国贫县的先机,恰巧又赶上了各种灾祸频发时期,使建县的路程充满坎坷,给新县团风的建设造成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团风的决策者没有被困难吓到,团风的开创者没有向矛盾低头,团风的发展脚步没有被问题所阻止。创业的艰难曲折反而让团风人民凝练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建县意志,激励团风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正当团风人民沉浸在建县的喜悦之中,摩拳擦掌准备建设美好家园之际,苍天给充满热情的团风人泼上一瓢冷水。1996年的6月至7月,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团风江段最高水位达26.98米,是1954年以来的第二高水位年,超警戒水位徘徊31天。99年,特大洪水再袭团风。6月下旬,全县仅17个小时陡降暴雨270毫米,为历史罕见。就在团风人民刚刚摆脱洪涝灾害影响,鼓足干劲大干快上建新县的时候,旱魔接踵而至。2001年,团风遇到历史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2002年,在长江流域出现区域性洪水之后,出现了长时间的无雨干旱天气;2003年又遇到罕见的高温干旱。团风人民顽强拼搏,战胜了连续的洪灾旱灾,并创造了平圩行洪、移民建镇经验。
在经历洪涝旱灾后,团风还先后遭受了冰雹、龙卷风和百年一遇的冰雪袭击。面对接二连三的天灾袭击,团风人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战天斗地保发展,连年保持农业增收,经济增长。1998年3月20日,杜皮乡连续两次下冰雹,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经济损失达90多万元。2003年8月3日,回龙山等六镇遭受龙卷风袭击,受灾人口2.5万,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0万元。
经济全球化,新县团风难免遭受国际性的重大灾难冲击。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禽流感和全球金融危机对团风发展造成不同影响。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团风创新机制,发挥体制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转危为机,乘势发展,不仅打胜了危机战争,而且打出了水平。
团风的发展多次牵动了温家宝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温总理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四次关注支持团风建设和发展。团风建县以来,得到了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团风籍在外乡亲和团风民营企业家等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团风抗御灾害、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贡献了财力和爱心。
品味团风建县历史,堪称是一部艰辛的创业史,是一部不断开拓的创新史,是一部知难而进的奋斗史。不得不说,团风真的是历经沧桑啊!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http://www.tfzf.gov.cn/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nyo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z_fanny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