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花馍艺术——花顶顶
用于祭拜祖先的花馍,名为“花顶顶”。从外貌上看花顶顶像一颗大树,树干象征祖先,而树枝便象征着子子孙孙。那繁茂的一面寓意着逝者的子孙生活美好。“花顶顶”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上逐渐创新,此刻已形成“梢子”、“叶子”、“佛脚”、“糖果子”等构造而成的艺术品。“花顶顶”的身上所镶嵌的腾龙栩栩如生,寓意着逝者的后辈家族兴旺、繁荣昌盛的景象。用此祭拜祖先,既向祖先诉说了家族的状况,又起到了祭拜的作用,祈求祖先能够保佑子孙后代生活安康、幸福美满。
家里增添新生命,有了传宗接代的人,这是农家最大的喜事,女儿的娘家提前几天就请人准备为小外孙过满月的龙凤馄饨。
龙凤馄饨代表孩子,大致的样子就是在两个的馄饨上放面花,面花上方再各自放上龙或者凤,也可以根据小孩子的生辰或者属相做其他的动物赠送。若是独生的男孩或者女孩就送龙凤一对,若是双胞胎、龙凤胎,就需要送龙凤式样各一对,即四个。这项礼物充满了长辈对孩子满满的爱,深深的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合阳花馍艺术——寿桃
按照合阳风俗,人一到六十花甲,儿子、女儿便要为其庆寿,庆寿的面花成为“寿桃”。寿桃分为“男寿字”之桃和“女寿字”之桃。“男寿字”上是一个“寿字”的简笔变形,再插上各色花型一起放于桃子底座上方。“女寿字”上是一个石榴的外形,加上一些花型,一起放于桃形底座上方而形成。
相传,给过寿的老人,若只有男方还在世,就送一对“男寿字”之桃;若只有女方在世,就送一对“女寿字”之桃;若男女双方都还在世,就送“男女寿字”之桃各一对。为老人送去祝福,愿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最后经过老艺人用颜色点缀,使得寿桃分更加形象,送给老人更加能够体会到晚辈的孝心和对老人最亲切的祝愿。
合阳花馍艺术——花糕
中秋节,合阳人把中秋节叫做“送八月十五”,和端午节一样是老看少的节日。所带的礼物一种是不插花的月饼(用面蒸成的薄饼)和枣糕,这是用于来往多年的饿亲戚之间的。另一种是为新婚的女儿送节,即花糕。
花糕,有圆形、半圆形、石榴、娃娃等各种形态,用来祭拜月神,并为家人祈福,希望家庭幸福,糕底是一个圆形的面饼,圆面上放一层核桃或枣,边上的核桃包着有花边的面,核桃的上层再放上两层面饼(一大一小),将其盖上,最后在面饼上插花,意味着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合阳花馍艺术——喜饨
在合阳农村,娶媳妇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面花博览会,所有前来贺婚的亲朋好友都希望能在这里一展风采,得到大家的称赞,脸上好看一些。而重头戏则在娘家,请来村里的能人巧手得忙活好一阵子,娘家人要准备好几副食盒来抬这些面花。
在沟东,一对大插花馄饨上除了各种花卉、小鸟、蝴蝶之外,主体造型或是龙凤呈祥,二龙戏珠,或是双凤朝阳,对阵招亲,都饱含着祝福。这些馄饨是送给女儿的,意思是:把我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送到你的家里来了,希望她在这里能够生活的愉快幸福,象征着圆满吉祥的插花馄饨绝不能够随便送人,结婚那天摆在祖先的插花牌位前的供桌上。婚后还要在新房里摆放很长时间。
馄饨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在馄饨前方一定要带上“把儿”,而且是“双把儿”。所谓“把儿”,用核桃来做,上面垫上鸡、石榴、瓜蔓等图形。
另外,给姑娘的送饭碗里蒸一对坐娃娃,也有的蒸一对蹲狮或者老虎,给脸盆里蒸一条金鱼,给油灯碗里蒸一只“看灯鸡”。所有的花馍都将长辈对新人的祝福展现的淋漓尽致。
合阳花馍艺术——艾叶馍
端午节,家家户户插艾叶,这也是一个娘看女、长辈看晚辈的节日。送节的礼物除了油糕、粽子之外,还会送“鸡蛋虎”,“狮子”,栩栩如生的老虎和狮子有辟邪的作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艾叶馍”,艾叶馍是仿造艾叶的形状做成的面花,“艾叶”上放置各种的鲜活小动物,例如蚕、瓜果蔬菜等等,相传艾叶有驱蚊虫、辟邪的作用,所煮过的艾叶水用来洗澡也有治疗风湿的作用。
这些花馍表达出所送之人的祝福,祝愿自己的亲戚朋友健康快乐。端午节所送的礼品样式繁多,各式各样,寓意丰富。
合阳花馍艺术——野虎子
旧日的农村医疗条件差,天花和麻疹对小孩威胁极大。后来发明了牛痘疫苗,接种后可以预防天花,接种牛痘疫苗会在孩子的胳膊上留下一个小伤口,伤口愈合结痂,说明孩子已经免疫,大人的心也就放下了。外婆家来为孩子祝贺,叫做“跌痂”。跌痂时所带的面花就是“野虎子”。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孩骑在虎背上,一副打虎的样子。农村人之所以蒸这种“野虎子”是旧时为孩子驱邪祈福,跌痂时所用的,可以保护小孩免受疾病的侵害,长得结实健壮。
合阳花馍艺术——娃娃
模仿陕西戏剧秦腔里的人物形象所制作的两个大娃娃,合阳县洽川镇的村民喜欢在清明节这天送给出家的女儿,以表示对他们最真挚的祝福,祈求新人早生贵子。
两个大娃娃,一男一女,各具特色,它们的不同点在于:男娃娃坐在“桃贴”上,女娃娃坐在石榴上,男娃娃抱着马,女娃娃抱着梅花鹿,两个娃娃头饰也是各具风采,男娃带着“相公帽”,女娃带着“娘子帽”,经过颜料的点染,活灵活现。相同点在于用同样的花型,如芍药花、梅花、菊花、打碗花等装饰娃娃的身体。
合阳花馍艺术——胡胡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目。全国人民喜庆佳节,相互赠送礼物以表达祝福。但是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镇,大家都会用花馍这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一天长辈会制作出名为“胡胡”的这种花馍送给出家的女儿,白白胖胖的小胡胡表达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幸福快乐。合阳县的村民流行正月十五、十六吃的胡胡。简单可爱的小胡胡脸型像一个娃娃,眼睛用黑豆点缀,浅浅的水红涂于脸庞,让小胡胡更为生动,寓意更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