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也称广东汉剧)是一种传统客家戏剧,也是客家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之一。该剧种主要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等地部分客家地区,演绎以中州古调为准,发音近似于现在的普通话。
广东汉剧与徽剧、湖北汉剧、祁剧存在渊源关系,与京剧、湘剧、闽西汉剧存在共同渊源。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就是“社戏”!所谓社戏,是指人们为了祭典鬼神,而演出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节目。对于客家人民来说,戏剧的原始意义,同样如此!中国任何一种地方戏剧,最初意义都是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对鬼神的尊敬而汉剧,对于客家人民而言,正是以祭祀祖先、尊敬鬼神为目的的大戏!
在客家人心目中,戏剧有“大戏”、“小戏”之分。山歌剧、采茶戏之类,被认为是小戏,而汉剧则无疑是其中的大戏。广东汉剧更是作为广东省内“三大”大戏之一。然而广东汉剧与广东潮剧、粤剧相比,至今尚未本土化。所谓本土化,就是语言的本土化。粤剧的本土化,始于清中后期,完成于清末;潮剧大约在元末明初已开始本土化。客家人在祭祀祖先时,需要演出一种“大戏”,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之情。如果以本地方言(客家话)演唱的“小戏”,这些人调侃说:“怕祖先听不懂”。反对汉剧本土化的人说,汉剧至今未能实现本土化,正是因为客家人认为汉剧是保留了“中州古韵”,而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持普通话的汉剧(不实现方言化),对说明客家人是从北方来的这方面,好象还挺是那么回事的。
客家人热爱“大戏”,能区分大戏、小戏,这本身是值得欣喜的。且汉剧的舞台唱腔、念白就是戏曲的整体艺术,客家人对这个新来的戏曲剧种已经完全接受并适应了,本土语的剧种已经有了一个地方戏“山歌剧”存在,若汉剧现在改成所谓的语言本土话来演唱,反而会弄巧反拙,不伦不类。人们弄不清这到底是山歌剧、或是歌剧还是汉剧?另外,汉剧是属于戏曲类一个很完整的剧种,客家话口语的音调和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唱腔、口白音调也相距甚远。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sindy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5525101.html
个人博客:http://control.blog.sina.com.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894293525/home?wvr=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