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我市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消费阶段。随着城镇人口比例和总量的增加,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消费转型趋势明显,城镇居民渴望回归自然和慢节奏生活的休闲度假需求高涨。可以说,日益旺盛的休闲消费需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我市恰恰具有农耕文明悠久、乡村文化浓郁、民俗风情多彩、自然环境优美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正当时。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经颁布实施。近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通过对《意见》的研究解读,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政策信息,一个是明确提出了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另一个是落实带薪休假,夯实基础设施。这对发展乡村旅游均是重大利好,尤其是必将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随着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不断优化调整,不算带薪休假,全年的法定假日就已经增加到115天,这为休闲旅游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特别是三天以内的假期占到101天,最适合进行低价、短途、短时的休闲旅游,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乡村旅游势必成为休闲旅游消费的首选。 从发展条件看,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了“村村通”、“十个全覆盖”等工程,农村的路、水、电、通讯等设施明显改善。同时,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大量农民已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这为农民参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广大农牧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就业增收,得到了实惠,参与的热情很高。另外,通过这两天对这几个企业的考察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村休闲旅游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对于社会资本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资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并且目前的效益也不错。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已经成熟。 从旅游业外部发展环境看,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居民消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实现农民生产收入与经营收入相互叠加,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可以深度整合农业资源,有效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未来我市的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大众旅游的主渠道,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和休闲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的项目建设,从而形成消费、投资两个方面对地方经济的有效拉动。第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引导和带动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交通、通信、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通过城乡交流,把先进文化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