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南山寺位于贵港市(1996年以前称贵县)东南约3公里的南山,是
西江流域之重要佛寺。建于北宋,宋太宗赐御书,宋仁宗题“景祐禅寺”,元文
宗时,更名南山寺,称南宗正脉。寺依山踞洞而建,门外有菩提树,寺内曲径通
幽,有宋、元、明、清石刻和北宋天圣三年(1025)所铸之大铁钟等历史文物。
洞内钟乳石丰富多姿。
南山寺地处溶蚀平原,平原上含南山在内由东向西绵延散立着大小24峰,为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孤峰(孤峰: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
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以桂林山水为代表)。根据各山的不同形状分别名为:狮
山、文笔山、驴山、马山、鸡儿山、屏风山、栖凤山、靴山、风浪山、三台山、
大钟山、朝笏山、螺山、莲花山、白鹤山、尖山、香炉山、望夫山、独寨山、两
面山、凉帽山、龟山、凤凰山和衡山。其中有一座狮头峰,形似狮子,半山腰有
两个石洞,山上遍长“龙骨草”,把整个狮山覆盖得严严实实,活象一只披茸醒
狮。狮头峰海拔70米,为郁江畔24峰之冠。狮头峰上建有南山寺,因此狮山又名
南山。
南山寺有一半修建于天然的喀斯特洞穴中,倚山而成,山即为寺,寺亦是山
,是历代游人驻足留连的风景胜地。抬头望南山,奇岩怪石,藤蔓攀结,苍翠茂
密的龙骨草,爬满石壁。两口天然岩洞,恰好位于半山上突若兽鼻的石梁两旁,
仿佛巨兽的双眼。微风吹来,藤蔓摇曳,绿草起伏,活象一头雄狮在耸鬃扬威,
难怪当地人也称南山为狮山。久负盛名的南山寺,就掩映在狮山岩下,绿树丛中
。
步入古老的南山寺门,迎面是一座八角亭,亦称金刚殿。四大金刚手执神器
的塑像,排列两旁,法像威严,神态如生。殿壁上,石刻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南山的历代石刻,大小有一百多幅,好似诗书展览,美不胜收。八角亭后是“曲
径通幽”。走过了一道狭窄的石门,踏上数级石梯,才看见一个深邃的洞口。洞
前刻联云,“洞门云锁三冬暖,石室风生九夏凉”,踏入洞内,凉气浸肌,青烟
缭绕。千奇百怪的十八罗汉塑像,沿着宽阔的洞壁四周,虔诚地静坐着。古人有
诗云:“见山不见寺,寺在巉岩缝。”看来佛殿深藏,确是南山古刹的特点。
狮山不高而多岩洞。其中最高大的岩洞就成为南山寺的主体。洞高达八、九
丈,宽十余丈,可容纳上千人集会。南山的重点古迹,石刻石雕,都集中在这里
。主洞左边的观音岩上,终年水滴不断。据说是后山倒挂的“石鲤在吐水”,故
名“鲤鱼滴水”。旁刻一联,“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观音岩旁
有通天岩,可只身上去,直通山上魁星阁。
主洞壁下是活灵活现的泥塑罗汉。壁上则是精雕细刻的石佛。最大的一尊,
是“弥勒佛”,身高八尺,石鹤相伴,道貌岸然。南宋陈谠在《南山颂诗》中,
誉为“石像天成”。这些已越千年的石佛,造型美观,工艺精细,反映了我国古
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更富于传奇色彩的是挂在弥勒佛下的“飞来钟”。这口钟原是宋仁宗天圣三
年(1025年)江西抚州名匠所铸。钟高两米,径宽一米,悬于一条经久不朽的横
木上。为什么称它为“飞来钟相传此钟是一夜之间从广州光孝寺飞来,经南山东
门而进寺中的。它飞来之际,曾与盘山的白龙搏斗,顿时,狂风骤起,大雨倾盆
,乡人忙起来为钟助威。白龙战败逃入观音岩中,被十八罗汉抓住尾巴,进既不
能,出亦不得,于是潸然泪下,故观音岩上常有“龙泪”下滴。 在弥勒佛对面
的石壁上,有个小窟窿,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流米洞”。相传此洞每天都流出大
米,“寺中几人,米流几许,不多亦不少。寺僧贪,凿洞使阔,欲得多米,而米
反止而不流。”距“流米洞”不远的“丹灶”,相传为东晋葛洪的炼丹遗迹。《
晋书·葛洪传》说,东晋葛洪弃高官而求当勾漏令,以炼丹砂。他是否真的在北
流县的勾漏洞和贵县南山炼过丹砂,难以确考。“自古烟霞地”的南山古寺和附
近二十四座奇峰堆玉叠翠的美景,不愧为别有洞天的“小桂林”。
位于南山背脚下的舍利塔共4层,高6米,宽2.5米,塔上端书“舍利宝塔”
四字,下端有佛像浮雕一尊。塔旁有一石碑曰“南山舍利塔记”,碑高96厘米,
宽76厘米。碑文有“佛光频耀,震动人天,信女陈觉定喜舍桂钞一千五百一十五
元敬造石塔……”等字样。这个塔是民国年间,本邑南江村盛光庭得知南山寺末
代住持李春崖收有普仁大师园寂时的一颗佛珠藏于广东肇庆庆云寺,便亲到那里
索珠回来,即与当地绅耆龚雨庭、叶瑞庭、周景贤、林进才等人商议建舍利塔。
随后便以贵县佛教协会名义发出缘部,向各方善男信女,广结善缘,随缘乐捐,
并得到香港信女陈觉定大力支持,遂于1936年间全塔建成,将普仁大师的佛珠藏
于塔内。南山寺门西侧,甘液池边,有棵远近闻名的菩提树,树高16米,主干直
径1.1米,叶大如掌,遮覆直径达8米,四季常青,树本名贝多罗,是佛教圣树
。因其稀有长寿,而成为南山寺之瑰宝。菩提叶浸于水中,存其盘脉,俨如薄纱
,寺中僧人曾用以写经,可存千年,今人用作书签,可防蛀虫。贵港人曾绍箕于
1686年作《南山即景》诗时曾提到菩提树云:“行看池边菩提树,灵鸟枝头学梵
音”,据此推断,南山寺菩提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