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这片沃土,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不少精英人物,有的还是著名的清官。他们不仅自身清廉,而且不畏权贵,体恤民情,造福一方,因而赢得了当时及后世人们的怀念及景仰。
南宋末年左丞相陆秀夫就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以”负帝蹈海,与国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在宋元交战中,他是最受元人崇敬的南宋爱国英烈,他殉难的第四年,元人为他修墓立碑。在众多的乡贤里,陆秀夫是唯一一个由皇帝下诏在全国各地孔庙配祀的先贤。
他不仅是民族的英雄,而且还是世上少有的清官。他一生清正,两度蒙冤遭贬。仍不改救国救民之初衷。
明代的夏升也是著名的清官。明建文初,他任浙江知县期间,奉公无私,均徭薄赋,锄强扶弱,九年始终如一。后来升任知府,对官吏管理的更加严格,注重取信于民,平均力役负担,同时革除旧制,查核丁银,厘定土地等级和税则,受百姓称道,被称为”良吏“。他对百姓的种种作为换来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对他的景仰之情。
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杰出的人物,不管他们的官职是大还是小,他们对人们的贡献是不可以抹杀的,即使有很多的人还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的贡献在,精神在,思想也在,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发生过的,这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的证明。他们值得人们记住他们,永远的记住他们。
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上面只是举得两个例子而已。还有近代的人物和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努力的人。他就是晚清的马为瑗,他是一个一身正气的人,具有清官独有的刚毅不屈的性格。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廷官员多半逃散,身为顺天府局长的马为瑗,却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出仓粟三百石,济危城与民食“,还把平价售粮所得的银两如数点缴善后局,以备公用。
像这样的人物难道不应该被记住吗,他们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安危。
他们值得今天的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作为,更要记住他们这一时代人身上的精神,是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在他们的时代的一切,和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坚贞。
也许我们无法正真的理解那个时代,但是现在的我们可以更好的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就像先辈们一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