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东江畔上的一颗明珠,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
东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在东源留下了足迹和佳话。东源大地孕育了一批优秀儿女,其中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革命军总司令欧阳俊,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家阮啸仙等。
东源自然资源丰富,有闻名中外的华南第一库--新丰江水库,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3.8%,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叶山自然保护区,区内有146种珍稀植物148种稀有动物。
东源是生态旅游胜地,境内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大桂山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区,是广东绿色生态旅游的新品牌;新辟的义和镇苏东坡后裔客家围龙屋景点,颇具岭南民居特色。筹建中的“东江画廊”旅游线,将尽展东江沿岸的旖旎风光。出土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新县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发现龙蛋共处的地方。最新发现的上莞碧寿溶洞中出土的化石动物群,且洞深不见底,洞中有洞,千奇百怪,神秘莫测,景致独特,这为发展新的观光旅游和探险增添新的景点。
东源县境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灯塔盆地。境内有桂山,缺牙山,仙湖山,燕子岩,鳌鱼峰,上莞五石,石门山等等。东源的水域资源非常丰富,如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东源漳溪乡蓝姓畲族的发祥地之一的黄龙岩是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直入深达60多米,实属中国溶洞之罕见,洞内面积8900多平方米,以“深,幽,奇,险”著称。
据介绍,民间舞龙有“布龙”和“香火龙”之分。东源金龙队舞的是“布龙”。“布龙”是由竹篾和沙纸布分别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糊上纸后用彩笔画成龙的形象连头尾在内取单数,共九节。节与节之间用棕绳加彩布条做成彩色“布链”互相连接,下面装有木柄。金龙队表演时,首先是拜四方天地(四方天地又叫”禹门“,即龙门。龙门贴有一副对联,上书“踏上禹门三级浪,腾空隐听一声雷”),然后才开始献技。舞龙的表演形式有出水,穿山,滚地,游龙,盘龙,戏珠,抢宝,回龙等。演出时舞龙者手拿木柄舞动,龙头前面有一人手持“龙珠”引龙转动,其它各节龙身跟着龙头顺序舞动,动作非常协调流畅。舞到精彩处,整条龙翻滚如飞,栩栩如生,其翻江倒海之势,颇为壮观。
闹洞房是客家地区传统的婚俗,即村里的后生妹子们在同班的新婚之夜,借开玩笑“捉弄'新郎,搓新娘”油水“,闹个不亦乐乎。苏家围旅游区独创的《客家婚俗趣味表演》节目取材于这一习俗,让游客在雅俗并陈,质朴诙谐的表演中,品味独特的客家性别文化。
我的家乡-东源县,有好山好水,人民好客热情,独特的风俗,好吃的客家风味,值得大家来观光留恋。 http://www.wm23.cn/ao22968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