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菠萝第一街—— “港口街”的商业繁荣

家乡区县: 湛江市坡头区

法殖广州湾时期,“海边街”是赤坎繁忙的码头,而围绕“海边街”街的“救火局街”、“港口街”也因此繁华起来。特别是“港口街”,成为当年人流、物流进出赤坎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解放后,“海边街”改名为民主路,“救火局街”改名为大众路,“港口街”则改名为幸福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的幸福路变成了主要经营菠萝的一条街道,堪称“粤西菠萝第一街”。

 “港口街”的商业繁荣

幸福路之前名称是“港口街”,的确名副其实。法殖广州湾时期,这一带是赤坎港湾,市政沿港湾建起一条楼宇高低不一的商业街。由于港口内进出无数运载货客的帆船及卸货物的小驳船,形成繁忙的局面。因此,临“海边街”的“港口街”,经营盐业、水产、杂货、粮油、石灰、仓储、运输业等商号便应运而生。

“海边街”靠近鸭乸港,船来船往,从各地向赤坎港运入大批物资,如海产、砖瓦、木材、草席、麻包、生盐、火水、粮油、水果、百货、石灰等。“港口街”与“海边街”一道为海运提供商务、苦力、包装、娱乐、餐饮、中介等服务。

赤坎大通街90岁的苏婆婆向记者回忆当年的情景:沿着马路走去,几乎是青石铺筑的“港口街”与“海边街”码头形成一道南国商港风景线。

码头一侧,商人忙碌着,运出的货物有销往香港等地的大宗米及当地盛产的原榨花生油,有销往港澳等地的水产品,如鱼干、海珍品。还有商人在那经营盐业的批发零售及美孚行的洋油。

“港口街”是临海商业街,主要经营水产为主,其中的“王溢记鲜熟鱼店”为当时赤坎最大海产品店。据其儿子王伯回忆,早期,他父亲还留下一块刻着水产店的木板大招牌,只可惜后作柴火烧了。

据了解,“王溢记”鲜熟鱼店经销从东海、坡头等地渔民用船运来的渔货,主要是批发及零售,经营方式挂帐或赊帐。另外,“广生前”海产店也是“港口街”较为大型的商号,主要收购鱼货加工梅香鱼,还有经销红鱼干、黄花胶、蟮肚、鳘肚等运到香港等地。

ShirleyMo(2014-10-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