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西宁

家乡区县: 城北区

     现在的西宁的确比从前繁荣多了,也漂亮多了。我小时候主要在长江路,南关街一带活动,那时水井巷小学旁边的城墙还没拆,城墙虽然没有砖皮,全是夯土,但是看上去巍峨高大,站在上面俯瞰四周,很有一种雄伟的感觉。靠长江路一边的城墙一直延伸快到西门口,那里有一个废品收购站,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和大院的一帮孩子时常从工厂偷几块废铁拿到这里卖,卖了钱或是买零食,或是跑到乐家湾,西钢,西山一带游逛。七十年代的西宁还有很浓郁的乡村气息,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藏民携家带口在马路边安营扎寨。西门口一带有好几个钉马掌的铺子,平时一两个铁匠敲敲打打,做各式各样的刀,铲,马掌和掌钉,有人牵着马来钉马掌,必定吸引几个路人围看。看藏民们生火做饭,钉马掌也是放学的孩子们感觉很有趣的事情。现在废品收购站早就不知搬哪儿了,那里已经盖起了几十层高的建行大厦,楼顶的旋转餐厅将西门口一带风光尽收眼底。我的母校西关街小学连同4路汽车总站,卫生防疫站,蔬菜公司以及一大片民房变成了美丽的中心广场,而水井巷也早已经从一个简陋的自由市场发展成为大名鼎鼎的综合市场和美食中心。夜幕降临,霓虹闪烁,高原古城温馨而又浪漫。对比七,八十年代,现在的西宁更有意味,更令人陶醉。

    每次从外面回来,第二天必定是迫不及待地跑到水井巷找一个烤肉滩坐下,先来十个羊肉串,然后酿皮,酸奶,挨个品尝。然后沿着西大街一路溜达,大榆树,饮马街,皇光,东关,清真寺,这些熟悉的街道几乎还跟从前一样,只是每一次都有一些变化,或是几家新店,饭馆开张,或者某家的橱窗,铺面重新装修。这样的局部变动既使人觉得新鲜刺激而富有朝气,又令人感觉亲切浪漫而浮想联翩。每次走过莫家街口的和平餐厅,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这家饭店卖的豆腐脑,榨菜肉末浇卤,一毛钱一大碗。当年花园北街有一家工人浴池,我经常约上伙伴到那里洗澡。每次出门前各家的孩子除了带上毛巾,澡票,都能从家长那额外要到一毛钱。洗完澡到这里吃上一碗豆腐脑,真是莫大的享受。豆腐脑是最不值钱的食品,可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就是上等美味了。直到现在我看到有卖豆腐脑的,即使不买,也忍不住停下来看看。

暖星*(2014-10-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