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一座城——镇江

家乡区县: 镇江市京口区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南郊的鹤林、竹林和招隐三寺,山岭环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誉为“城市山林”。

           镇江不仅自然风景见长,而且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享誉千古的金山江天禅寺,久付盛名的焦山碑林,别具风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独绝的过街石塔,隐于苍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雕塑珍品六朝陵墓石刻,风景名胜西津古渡等,记下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漫长足迹,也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镇江又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 镇江扼 南 北 要 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四大发明之一的火 药 是由道 士葛 洪(今镇江句容)炼 丹 时 发明的。

           考古发现,“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春秋时期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建镇江府(1113年),始称镇江。辛亥革命后称丹徒县,1928年改为镇江县。1929年至1949年2月为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其中1937年至1945年镇江沦陷期间,省政府迁往苏北)。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划城区和近郊为镇江市,划四乡为丹徒县,均隶属苏南行政区镇江专署。自1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焦山碑林位于镇江市焦山的东麓,早在宋代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就曾收集梁、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石刻,并修建宝墨亭来收藏,后来经过历代的多次兴废,于清朝道光年间在海云庵内重建。1958年,散存于南郊的碑刻被集中于焦山,且重新修建玉峰庵、香林庵以及海云庵等寺庙,将碑刻陈列其中。如今保存有碑刻近500通,其中关于史料以及书法艺术方面的碑刻各有200余通,其余碑刻约50余通。这些碑刻包含了各类书体,都是出自于名家的手笔。1986年的时候,还将不远处的玉峰庵、槐荫精舍以及地藏殿等建筑划入碑林,并且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如今占地面积已有约7000平方米。 南乡田歌广泛分布于镇江市丹徒南乡的上党、宝堰、荣炳以及三山等地。田歌也叫秧田歌或是插田歌等,是中国长江流域广大稻农们在劳作的时候所传唱的一种民歌。这里的农民通常要种两大,正是因为如此,用以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田歌便很自然的产生了,历经了千百年的传承,在当地不论是在田野或山坡,还是在场头或水渠旁,只要是人们劳动的地方,就可以听到歌声飘扬。南乡田歌的曲体,通常为两句体,四句体或是多句体的段式结构,其中只有采取领合形式的部分曲目是规整形节奏,其余基本为自由疏散的节奏节拍。田歌的音调十分高亢、嘹亮,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艺术形式,因此使得其世代相传,且广为流传。镇江恒顺香醋始创于1840年,是江苏省的著名特产,也是中国的四大名醋之一。根据《中国医药大典》中的记载:“醋产浙江杭绍为最佳,实则以江苏镇江为最。”镇江香醋在中国醋类种类中十分独特,可谓色、香、酸、醇、浓俱全,不仅口感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且存放的愈久,不但不会变质,反而味道更加醇厚,这些都是源自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特殊的酿造工艺。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金山、焦山、北固楼,碑林的石刻、恒顺的香醋,这些字眼累积,

叠加成传统的“镇江印象”。面对这样悠久文化,我相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时我希望镇江的文化越走越远。

Lemon(2014-10-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