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历史悠久。菏泽栽培的牡丹亦称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之,若蔬菜然。”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自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促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勤奋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古时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飘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绝佳景象。不仅如此,明时,各具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园已星罗棋布。如:“凝香园”、“巢云园”、“郝花园”、“毛花园”、“赵花园”等多处。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话为仙女,写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葛巾》,据说篇中所述的桑姥,就是指桑篱园中被幻化成人的百年老桑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菏泽牡丹逐渐恢复并发展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菏泽牡丹身价倍增,更加得以蓬勃发展。现种植面积达50000亩、品种近800个,其中,全国花协命名的品种600多个。1982年兴建的曹州牡丹园,也是菏泽牡丹蓬勃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