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宋文化”景点之肇庆古城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宋城路南侧,南邻西江,始建于宋政和三年( 1113年),周长2801.2米;披云楼附近城墙高出地面约10米,南城墙高出城内地面6.5米;东城墙长403.4米,宽8.47米至9.14米;西城墙长376.9米,宽度16.1米;南城墙长992.3米,宽8至10米;北城墙长1028.6米,宽度8至11米。城墙两边为砖墙(中间填土),厚 0.6—1.2米。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城垛。
城墙体上有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的青砖,甚至保留了整段宋砖筑砌的城墙,宋代青砖规格为:360×180×60(毫米)。砖有九种不同的规格,是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证据,明清两代历经近20次修聋,堪称“砖的博物馆”。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端州宋城墙因保留了广东唯一的、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于2002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流域中下游,扼两广交通咽喉,控西江干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宋代以前,肇庆没有城墙,1041年,广西部落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1052年,他率军沿西江挥师连续攻陷邕州(今南宁)、封州(今封开)、康州(今德庆)等州府后直逼端州(今肇庆)。当时的端州守臣丁宝臣,因无城可守而竟仓惶而逃。后来,朝廷派大将军狄青才平定了这场叛乱。鉴于这一历史教训,为抵御敌兵,知州江柬之在宋皇祐三年(1053年)根据建城要依山靠水的原则,修筑土城。城池坐北向南,背靠将军岭,面向西江河。将州衙、县署所在的两个小土岗及南面部分溪塘用城墙围起来,并在城西三台岗建真君堂、三圣堂等道教寺院,开始了官廨与道观为主的府城建设,当时土城也叫“子城”,主要目的是为了守护府衙。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tulip555_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