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发展编辑2005年顺利完成老校改造,2007年起实施扩建工程,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摇篮,创新人才的基地。几年来,学业水平合格率、体质检测合格率、高考升学率稳居潍坊市省市重点中学前列,每年都有1000多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数百名同学被北大、清华、人大、南开等全国著名大学录取。荣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受到昌乐县委县政府通报嘉奖并荣记集体三等功。学校以“校风好、学风正、教风严、质量高”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先后荣获60多种全国、省、市荣誉称号。《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先后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功做法。
院士路
4校容校貌编辑
学校以创设“学习、生活、文化、人际”四大育人环境为中心,请同济大学作总体规划。这是建校以来最全面、最科学、最具前瞻性的一次规划。规划目标明确,设计理念先进,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合理,体现了“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现代化特点。根据规划设计,学苑路拓宽,大门西移,新世纪广场落成,翰苑整修,科技楼、教学楼交付使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新世纪广场,雄伟气派、风格别致,已成为昌乐一中的标志。校园内泉甘水澈,松竹并茂,树梢园新颖别致,。冶心亭小巧玲班,藤萝长廊生机勃勃,芙蓉环抱亭亭如盖,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井然有序,林荫道、绿化带、文化景点,幽静清雅,学校真正成了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理想乐园。
教学楼
5管理模式编辑
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学校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改革,逐步构建起了科学合理的“整合管理模式”。我们的“整合管理模式”,要求学校各部门统力协作,各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整合,全校一盘棋,教学是中心,后勤围着前勤干,前勤围着教学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真正实现了全面育人。科学的管理,激活了每一个一中人的创造力,调动起了每一个一中人的积极性,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人心思上,人心思治,整个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
6教学设施编辑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办公楼、科技实验楼、图书信息楼、艺术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各一座,教学楼六座,学生公寓楼六座,建有学生餐厅、礼堂、多媒体教室,总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科技实验楼,集理化生实验、图书阅览、语音、微机于一体,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学校图书馆藏书六万余册,期刊300余种。理化生实验仪器达国家一类标准,音体美卫生器材日臻完善,电脑网络设施全省一流。学校计划明年再建两座新学生公寓楼、大型餐厅和体育馆,实现设施条件的标准化、现代化。一个既有丰富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一流中学正在建成。
7师资力量编辑
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局尚、结构合理、梯次适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务本之举。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粉笔字比赛、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期中教学工作检查、教育理论讲座,举办了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各课、听课计课、教育理论学习笔记展览,规范课堂教学,落实常规管理,大练教学基本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教师学历达标率90%,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中级教师86名,30多名教师兼任市以上各种社会学术团体职务,有400多篇(部)论文和著作在市以上报刊发表出版和会议交流,60多人获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已形成了一支敬业奉献、博学业精、教艺精湛、以身立教的名师队伍。
象征腾飞的校园雕塑
8发展前景编辑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科研工作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培训,逐步建立和形成新型的学生观、质量观,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树立大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开放式教育观念,形成了人人关心素质教育,人人落实素质教育的良好局面。为落实学生的主体
shadow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建立起“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精讲、互动、高效”教学模式,广泛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验、“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教改实验、“英语整体阅读与写作”教改实验、音体美“大班上课,小班分项”教改实验等多项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队伍的建设完成了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演变,任课教师励志躬耕,一代新人奋发向上,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烛成灰,名师高徒,交相辉映,赢来盛誉满堂。
9历届英才编辑
近两年,有 120多名同学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中获奖,有8名同学取得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有2名同学获得参加英语国际夏令营资格。高一高二期末统考,均夺得全县第一。2002年高考再创辉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本科上线总数 601人,较去年增加 92人,本科进线率稳届潍坊市省市重点中学第一名;优秀生进线人数全县第一,尖子生培养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文科前5名该校3名,理科前10名学校8名;全县文、理科状元均出在我们一中。今年的“孝业”、“双高”奖学金全县共奖励39名同学,该校22名,实现了该校在两奖获奖人数、获奖名次上的新突破。高考录取形势更加喜人,陈景栋、王明良、刘国鹏、刘雪松、李建伟、秦孝尊等三十多名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录取。文体活动,捷报频传。2012年在昌乐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该校代表队顽强拼搏,连续作战,一举夺冠,并囊括了18个项目的第一名,打破了四项县记录,连续十四年高中组全县第一名。在潍坊市中学生田径夏季联赛中,该校代表昌乐县组队参赛,连续三年位居团体总分前三名。高中男篮、女篮均夺得县第一名,代表昌乐县参加潍坊市高中夏季联赛均夺得第四名好的成绩,为昌乐县争得了荣誉。
学校简介编辑75载春秋,孕育和积淀了一中优良的办学传统、淳朴的校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他们当中有著名空间物理学家、 吴池清泉
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著名生殖生物学家刘以训等为科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中科院院士;有冯永生、李长顺、张仁忠、王锡友、李宗玉、赵禄年等军界将领;有王天普、张秀夫、王国华等政界要员;有邱勋、刘锡诚、肖云星等著名作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无数人皆以曾就读于昌乐一中为荣。近几年,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质量立校、依法治校、改革兴校、名师强校”的治校方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中学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向成功”,抢抓机遇,科学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