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西宁、长在西宁,这里就是我的故乡,原籍在我心中已经没有了情感的因素,只是在填表时才能生涩的记起。不是忘本,我的本就在青藏高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
西宁是一个大型移民城市,在这里汇集了全国所有行政区域的居民,在近百万城市人口中,祖籍青海的人不足20%。上小学我的语文老师是北京人,初中的是辽宁人,高中的是浙江人,其他学科的老师更是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大家交流采用普通话,回家大多采用家乡话,如果您来西宁玩可以大胆的说家乡话,哈哈,说不定就会有两眼泪汪汪的老乡来相认,我们这里的人一挂是胡度厚道的人。
我的少年好友是东北人,现在我讲地东北话那也贼正宗,不夸张的说,在这里的居民一般都会说3、4种方言:普通话、青海西宁话、家乡话。对了,有必要简单描述一下青海西宁话:青海西宁话揉合了江苏话、藏语、土族语、撒拉语、阿拉伯语等语系自成一体,句法多是倒装语,比如见面的问候:饭吃了没(发音毛),茶喝了没,其中有很多方言来自土族语、藏语,比如说一挂(全部),胡度(特别),发码(厉害),当然还有阿拉伯语的发音,在此不再列举!以上算是花絮吧!
褒急撒,摘杂子分许等挂脑给你俩慢慢暄(青海话)哈哈!下面的话中带有青海话的发音和句式。
当地的风俗习惯融会了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我没有能力讲的很全,只能采集几朵生活的浪花从一个角度描述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