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积霜织日月,心系学生不言休——支良瑞老师

家乡区县: 安阳县

  花白的头发,朴素的衣着,翘着干皮的嘴巴,不绝于口的英语,很普通,却总能散发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是我对支良瑞老师的第一印象。那时,我大一,对英语没有太多概念,口语更是一塌糊涂。是支良瑞老师的那句:“Don’t say your English is not poor.  Just say your English is OK.” 给予了我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是他的这句话,引领我走进艺术多彩的英文殿堂。

  从1970年走上外国语学院的讲台,到1998年退休,再到被返聘至2005年,支良瑞老师兢兢业业35载,无怨无悔,把枯燥的语言变成生动的艺术,完成了自己作为教师的高尚使命。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知识,认真积累教学经验,他除了教育大学本科生(包括71级-76级的工农兵学员和自77级以来的大学本科生),还参加了社会上的英语教学,包括七.二一工人大学及电大、夜大英语专业课程的讲授。在了解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困惑之后,他将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装订成册,免费发给学生。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学子。

  七十年代,支良瑞老师曾担任过专业教师出国口语培训班的讲师,外国学者来校讲学的生活翻译员,并在天津冶金实验厂和天津塑料厂进行设备引进,调试安装时担任厂方与外国专家技术业务沟通的全程口译人员。

  八十年代,支良瑞老师协助外事办做翻译工作,负责纺织部派送的黑人学员与校方进行沟通的口译工作。并于88年3月,由纺织部派送至赞比亚共和国穆龙古希纺织厂做翻译工作。

   回国后,支良瑞老师继续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而后于2005年退休。

      

                                ps:从左边数第四个是支老师

    退休后,支良瑞老师原本可以选择每天早上去足球场跑跑步,扭扭腰,晚上听听戏、看看书,安闲地享受晚年,但是他没有。当他看到泮湖旁一个学生结结巴巴地读英语却不知其意时,他感到无比地忧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作为教师的他不能漠然视之。于是他再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奉献。他对自己承诺:“我要创办一个英语角,教孩子们学语言的方法,教孩子们有声的掌握英语。”
    言忠信,行笃敬。70多岁的他无论刮风下雨始终坚持每周日坐1个小时的公交车从天工大老校区赶到新校区,为英语角的学生指导口语。不为名利,不为荣华,只为当初自己内心许下的那句诺言。路途遥远也好,腿脚不便也罢都抵不过他关爱学生的热血。

   一年容易,两年容易,可十几年呢?是什么让支良瑞老师如此坚持?不是远大的抱负,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是纯净的灵魂;不是名誉利益的驱使,是一颗单纯的爱学子的心。走过古稀,走过耄耋,支良瑞老师宛若一朵雪莲花,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十多年的坚持,向天工大,向全社会有力地诠释着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大爱!

   

我是天津工业大学的张璐,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就快快关注我吧~~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是:http://www.wm23.cn/mydarling

我的新浪博客是:http://blog.sina.com.cn/u/5127302552

我的微博是:http://weibo.com/u/5127302552?source

张璐(2014-10-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