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皮是海蜇的制成品。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它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就已经开始食用。我国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海蜇是我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 海蜇的身体可分为伞部和腕部。伞体隆起呈半球形,直径为300~500 mm,最大的可达1 m。伞体表面光滑,中胶层发达,厚且硬。生活状态时向上的一面称外伞面(反口面),朝下的一面为内伞面(口面)。体色变化较大,一般是青蓝色,有的是暗红色或黄褐色。伞的下面是根状的口腕,口腕愈合,把原有的口封闭,口腕的下部形成很多小孔,称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等微小生物。海蜇触手上的刺细胞能放射毒液,可御敌捕食,人触之有疼的感觉。
海蜇捕得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渍。切碎用。
海蜇皮质量鉴别方法:
(1)色泽鉴别
良质海蜇皮———呈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湿润而有光泽,无明显的红点。次质海蜇皮———呈灰白色或茶褐色,表面光泽度差。
劣质海蜇皮———表面呈现暗灰色或发黑。
(2)脆性鉴别
良质海蜇皮———松脆而有韧性,口嚼时发出响声。
次质海蜇皮———松脆程度差,无韧性。
劣质海蜇皮———质地松酥,易撕开,无脆性和韧性。
(3)厚度鉴别
良质海蜇皮———整张厚薄均匀。
次质海蜇皮———厚薄不均匀。
劣质海蜇皮———片张厚薄不匀。
(4)形状鉴别
良质海蜇皮———自然圆形,中间无破洞,边缘不破裂。
次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有破碎现象。
劣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易破裂。
1. 海蜇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
2. 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4. 海蜇能软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化痰,对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益,并有防治肿瘤的作用;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1. 食用凉拌海蜇时应适当放些醋,否则会使海蜇“走味”;
2. 有异味者为腐烂变质之品,不可食用;新鲜海蜇不宜食用,因为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只有经过食用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
3. 海蜇配木耳,润肠,美肤嫩白,并能降压,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4. 海蜇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洗净,去掉盐、矾、血里、砂子,再用热水汆一下,然后切丝拌凉菜用。
ps.清洗海蜇皮:将海蜇皮平摊在案板上,切成丝状,泡入50%浓度的盐水中,用手搓洗片刻后捞出,把盐水倒掉,再用50%浓度的盐水浸泡,这样连续两三次,就能把夹在海蜇皮里的泥沙全部洗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