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一中

家乡区县: 福建省平和县

平和第一中学前身是平和私立东溪初级中学、私立双十初级中学、私立文成初级中学、私立大诚中学和私立新民中学。 1927年春,琯溪地方贤达林友梧、蔡坤一、苏玉宾、林际泰等倡办“私立东溪初级中学”。筹法币2万元,选择琯溪中山公园左侧一片旷地,动工兴筑校舍。1929年秋,校舍落成,有办公室、教师宿舍,教室计12间和一座礼堂。同年10月4日,与中山公园同时举行揭碑典礼。10月10日,正式开学,学生近百人,教师二十余人,聘张际升为校长。

1944年,香港私立大诚中学创办人赖文清,通过平和县国民党党部的帮助,成立大诚中学平和分校筹备会。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诚中学由永定迁入平和琯溪西山李氏祖庙(现校址),就地招收高一学生50名。同年秋,又招高一、初一各一班,成为平和第一所完全中学。而后,在李氏祠堂对面增建教室6间。1948年更名为平和县立大诚中学。

1977年,复称“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并列为省重点中学,学制初、高中各二年。有29班、学生1821人、教师106人。1984年9月,恢复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1986年,省府从各大学抽调一批教师到平和、平和一中扶贫支教,指导教学工作。1987年,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开创新局面。1992年冬,征地32.68亩,兴建体育运动场,校园面积增至70亩。1993年11月,实现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并荣获省“文明学校”称号。1994年10月8日,平和一中隆重举行建校六十五周年校庆,学子云集,盛况空前。

2000年4月,中共平和一中总支部委员成立,下分文科、理科、后勤、离退休四个党支部,党员教师95人。学校提出“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办学思路、完善教代会、职代会建设,制定并通过量化考核学校管理制度,激励竞争、量化评判、制度裁结、公开公正、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创佳绩。新世纪后,学校加快校舍校园建设速度、彻底改造旧校舍,先后建成框架结构的七层综合大楼,6926平方米;框架结构的六层学生公寓和食堂6102平方米;改造实验楼,达一级达标学校要求。电脑室3间,多媒体教室2间,电脑达230台,雕塑走进校园、校园绿化、美化。2005年元月,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平和一中“花园式学校”称号,并通过省级“二级达标”复查。1997年4月创办“业余党校”,发展党员79人(学生50人)。校田径运动会年年召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2004年底,校园面积70亩,绿化面积10亩;学农基地52亩,教学楼三座55间教室,5116平方米;学生公寓四座,159间宿舍,1242个床位,706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52.68亩,内设八跑道400米环形跑道,体育设施较齐全;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达“二级达标”复查要求;食堂三个,1440平方米,设施现代;教师套房108套,6868平方米(已房改)。学校总建筑面积30103平方米。2004年教学班48个,学生总数3152人,在职教职工212人,离退休教职工95人。

解放后,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争当“三好生”活动,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先后涌现不少的“三好生”和先进班集体,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和为高校输送许多拔尖的高材生,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平和一中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措施,连年创佳绩。2003年高考上本科线考生541人;2004年高考上本科线考生575人。高中会考各项指标连续三年超过省重点中学一级达标学校的标准,学校声誉日隆。“东溪启建双十承先文成继往群策群办兴教育;大诚内迁新民启后一中开来同心同德毓英才”。七十六年来,平和一中从几所私立学校发展为省级“文明学校”,省重点中学“二级达标”学校,省级“花园式”学校,是平和的最高学府,人才的摇篮。

家乡地址: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pinghe.html

郑达鸿(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