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的婆娑往事——大佛寺趣闻

家乡区县: 张掖甘州区

 

西夏至清,有八位皇帝和三位皇太后与张掖大佛寺有过曲幽迷离的关系,其中有四位皇帝敕赐寺名——公元1103年,西夏乾顺帝赐“卧佛寺”。公元1419年,明成祖赐“弘仁寺”。公元1427年,明宣宗赐“宝觉寺”。公元1678年,清康熙帝赐“宏仁寺”。

在参观大佛殿十八罗汉雕塑时,细心的游客也许会发现,大殿内的柱廊上,绘饰绝少浮图,而是以龙为主,其中降龙罗汉脚下,并不像其它寺庙中脚踩着降龙,而是让龙高悬在屋梁上,涂以金粉,格外耀眼。这是因为大佛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

张掖大佛寺楹联较多,皆以宣扬佛教思想、歌颂佛教功德之辞,惟大佛殿前檐二楼南廊间垂花门楹联例外:“万道霞光遮凤辇,千条瑞气罩龙楼”。这副楹联蕴意甘州卧佛寺曾是藏龙栖凤之地,其历史根源就在于西夏、元代的几个皇帝和皇太后与张掖大佛寺有过曲幽迷离的关系。西夏之前,大佛寺是河西佛教中心之一。西夏崇宗帝李乾顺继位时,国力强盛,崇宗帝的母亲梁太后信奉佛教,常常与信男善女在焚香拜佛,梁太后去世后,崇宗敕建大佛寺,供奉佛像为母祈福。这便尊定了皇家寺院的地位。

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民间有一个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别吉太后来到甘州时,闻听卧佛寺有还应必应,十分灵验,她带着身孕前往朝拜许愿,岂不知没走出山门就开始腹疼,只好在僧人照料下在寺内分娩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元始祖忽必烈。史传,忽必烈母亲别吉太后死后,也埋葬在张掖大佛寺内。《元史》载:顺帝至元年三月,“中书省臣言甘肃甘州路十字寺奉安世祖皇帝母别吉太后于内,请定祭礼,从之。”历史上关于元代王公大佐前往大佛寺朝拜的记述不少,这足以说明,元代时的大佛寺与皇家有着很深厚的缘渊。

据传,南宋少帝赵显也与大佛寺有一段缘渊。南宋灭亡后,年仅六岁的小皇帝赵显被俘,被忽必烈带到大都,封为瀛国公。一日,忽必烈夜梦金龙绕殿柱,十分蹊跷,第二天早朝时,恰好赵显正好站在前夜所梦柱下,忽必烈疑虑顿生,想除掉这个后患,聪明的赵显为避祸而削发为僧,随后移居张掖大佛寺,因其身份特殊,娶一回族女子为妻,并生下一男孩。一年,元仁宗西巡到了张掖,在大佛寺拜谒时,忽见殿内一角香烟袅袅,五彩纷呈,一僧手托孩子,头顶有紫气笼罩,元仁宗觉得蹊跷,唤来问明原由,当即认为义子,并带母子回宫,仁宗回朝不久便驾崩,这个孩子成为了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因此有了“元朝天下,宋朝皇帝”的说法。这些传说故事给大佛寺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虚妄的构想,我们无法考证,但近千年来,张掖人民渴望光明、企盼安宁、崇敬善良、追求美好的殷殷之心,全都寄托夺这些传说里。

传说归传说,然而从西夏到清代,历史上有四位皇帝来敕赐寺名,这确是不争的事实,也足以证明历代王朝对大佛寺“恩宠有加”。

【欢迎访问我的主页链接(http://wm23.cn/zn520xyz);梧桐子主页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c/86824920.html);微博主页链接(http://weibo.com/277550235),加主页君的“微博好友”、“QQ好友”,关注主页君的其他“梧桐子”文章,互顶“观点”文章哝~ 】

Zoey520xyz(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