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历史文化

家乡区县: 湖北省仙桃市

沔阳民歌内容十分丰富,仙桃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新修《沔阳志》载,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编民歌等。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沔阳花鼓戏为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仙桃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
沔阳道情又称湖北道情,是在沔阳打硪号子、沔阳花鼓戏、沔阳渔鼓的唱腔、曲牌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上不断积累演变而成的一种曲唱艺术。沔阳道情音乐性较强,板腔丰富,地方风味极浓。是湖北影响较大的地方曲艺形式之一。
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是仙桃众多的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的影象,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幽雅动听的拌奏而独具一格。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沔阳善书是一种以宣讲帝王诏会、劝人行善为内容,以韵白相间、讲唱结合为特点的曲艺形式,又称“讲圣渝”、“说贤书”等,民间称之为“太平书”、“化春福”和“哭善书”等。大致形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流行仙桃全境及周边县市,以仙桃城区、沔城、胡场、通海口、沙湖、长埫口和西流河最为集中。旧时的讲唱活动很盛行,常有“五里三台戏”的场景。九十年代,沔阳善书都不乏讲唱艺人和听众。
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沔阳小曲又叫“碟子曲”,或称“内河小曲”。汉水流域的一种“俚歌俗曲”,音调婉转,曲风细腻,有着“江汉平原”的鲜明色彩,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沔阳小曲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
沔阳雕花剪纸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仙桃贝雕 仙桃贝雕《玉龙黄鹤舟》选用淡水珍珠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巧,经精心设计、雕磨、组合,镶嵌、装饰而成。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中国首届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载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及有关画册。
仙桃麦秆画,又称麦秸画等,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同时,麦秆画能保质上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等。仙桃麦秆画大胆吸收剪纸、贝雕、树皮画、羽毛画、书法、国画、烙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制造出了既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浅浮雕麦杆画,其艺术底蕴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 仙桃麦秆画
沔阳高跷龙灯把高跷、龙灯结合表演,风格独特,技艺高超,为人们所惊叹,是沔阳舞龙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高跷舞龙人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功:踩高跷的本事、舞龙灯的技巧、武术功夫。高跷龙灯关键看舞龙头的人,重要的是舞龙时,龙头要甩得开、转得圆,因为崇墉龙灯的下嘴是活动的,龙头向上时龙口张开抢珠,向下时龙口闭拢,活灵活现,极是好看。沔阳高跷龙灯可玩花样、以天盘、地盘、地滚(俗称懒龙翻身)鱼咬尾、半边月、青龙盘柱、五岳(玩五张方桌)等十几种技艺,穿插进行。玩龙灯阵容强大,威武雄壮,成为仙桃民间传统舞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沔阳糖塑。
沔阳采莲船在仙桃春节文艺活动中,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采莲船与仙桃所处的地域有关,这里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采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广为流传。仙桃采莲船又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于荆楚大地,曾多次参加省民间舞蹈汇演,并获好评。
沔阳糖塑又称糖人模,是以食用糖为原料来塑造形象的民间食品工艺,通常供小孩玩赏、食用。糖塑的制作技巧以"吹"、"扯"为要。 "吹"是沔阳糖塑最基本的技巧, 此外,搓、拉、捏和压、挑、剪也是常用的技巧。糖塑有红、绿、黑、黄四种颜色,糖塑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沔阳糖塑的题材多为常见的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中的人与动物,滑稽活泼、俏皮有趣、寓意深刻。

蓝调弦月(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