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我的美丽家乡

家乡区县: 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市,是浙江省丽水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地理坐标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东邻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武夷山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是浙江省入江西、福建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译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历来为浙、闽、赣毗邻地区商贸重镇。

龙泉原名为龙渊,为避李渊的讳,改渊为泉。

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龙泉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松阳县,建置龙渊乡。

唐武德三年(620),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渊乡为龙泉乡。

唐乾元二年(759),建立龙泉县,县治地黄鹤镇(今龙渊镇)。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诏天下县镇凡有龙字者皆避,因改名为剑川县。

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

宋庆元三年(1197)年,析龙泉之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明洪武三年(1370),庆元县并入,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庆元县。

1949年5月13日龙泉解放。1958年11月,庆元县并入。
1973年7月,复建庆元县,至1975年8月,龙、庆二县始分署办公。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龙泉县设立龙泉市(县级),仍属丽水地区行政公署。

龙泉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5.98亿立方米,人均13083立方米,为丰水标准(3000立方米)的4.3倍,是浙江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2倍。
动物资源

龙泉市野生动物资源共有1600多种,其中兽类8目22科50种;鸟类12目31科约100余种;爬行类50余种;两栖类20余种;鱼类80余种;昆虫类16目113科1300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华南虎、黑麂、黄腹角雉等5种。

龙泉旅游景点也有很多,比如说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凤阳山位于龙泉市东南50公里处,面积15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白豆杉、华东黄杉、长柄双花木等20余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野生动物众多,有云豹、苏门羚、黄腹角雉、赤腹鹰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素有“清凉天地”“天然公园”之美誉的凤阳山,是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极端最高气温只在30.2度。保护区内有景点近百处,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瓯江发源地——龙渊峡;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凤阳湖;世界香菇文化遗址——凤阳庙,以及小黄山,双折瀑布等,都是旅游胜地。沿途你可以感受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亮叶水青冈、高山矮曲林、山地灌丛等立体植物景观带的原始森林风貌。
还有昴山在锦溪镇,距县城约16公里。有仙坛、老鹰岩、和尚面壁、马鞍背等风景点。危崖峭壁耸人天际,四时云气冥晦。绝顶有青石平如几,方丈余,旧志载,上有古刻“云台”二字。明邑人叶子奇诗:“昴山青削入云霄,五月风高雪欲飘,应有仙人骑白鹤,月明闻得夜吹箫”。山上有庵,建于宋代张氏时宪、时敏二公手。昴山始为真德秀(龙泉木岱人)夫子设教之地。逮至元末,参军胡深倡改学堂作禅堂。抗日战争时,著名学者陈虞孙游昴山题联云:“脚下拥千峰,应不输雁荡名山仙霞胜迹;眼前临大劫,犹可听白云妙偈紫竹梵音。”
还有棋盘山在龙渊镇水南村东。光绪《龙泉县志》载:“棋盘山,境致幽寂,上有枰石状如削成,因名”。有伴云庵,登山可览全城风光。山间有“公婆岩”、“棋盘石”。每逢三月三踏青节,男女老少,尤以年轻夫妻联袂登山,谒“公婆岩”,祈夫妻和睦偕老。
最后还有玉华山又名破刀山,在宝溪与上垟镇交界处。海拔1392.1米。清《龙泉县志》载:“玉华山在六都,距县九十里,峰峦秀特,不可凭凌,元季李升尝结庵隐此。”两峰之间峭壁高百米,相距数米,其形酷似刀劈,峡谷间形成穿风峡。山间绿树婆娑,流泉清沏,凉风袭人。

龙泉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龙泉妹子在外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她们低调有魅力,贤良淑惠。龙泉人还有一句名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蒋熠乾(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