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来成都你不得不到的地方

家乡区县: 成都市双流县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成都市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春熙路本打算修成直线,但当时的总府街馥记药房老板郑少馥是法国领事馆的翻译,并借此拒不拆迁,杨森也只好妥协。所以在中山广场处,春熙东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错开。

    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7年,号称百年金街。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春熙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时期。

    春熙路的前身,本是一条窄街小巷,与走马街相连,形成一条南北直线,横贯其中的东大街是出东门下川东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特别多。东大街是老成都最为富庶的一条街,绸缎铺,首饰铺,皮货铺,最大最豪华的都在东大街。这条街还是出东门下重庆至川东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当时城中心已有一个商业场,是商业中心,从东门上来的客商,经东大街去商业场,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实在不便。羊肠小道周围,是清朝时代的按察使衙门。民国后,衙门废置,空地上胡乱搭建的店铺不少。

    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因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兴建,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后来人们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文革”运动开始后,1966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为“反帝路”,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这里成为了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最后改回了“春熙路”。

    同成都市的其他商圈相比,春熙路的最大特色在于汇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春熙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场、酒店等。
众多“中华老字号”的成都名小吃: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都聚集在春熙路上,同时也聚集了诸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哈根达斯、bread talk、曼联餐吧等快餐店和众多咖啡厅、茶馆等。

    《新周刊》根据养眼、美食、便利、休息、人气和商业六大指数,再次推出“中国商业街排行榜”,被誉为中西部第一商业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的春熙路进入该榜前三甲,仅次于香港铜锣湾、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台北西门町、武汉江汉路、广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郑州德化街、哈尔滨中央大街)。香港《大公报》说:“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去春熙路。”成都春熙路名列第3的理由主要在它的养眼指数和美食指数很高,另外比较高的是休憩指数、人气指数和商业指数。
说起成都商业区,成都人绕不过春熙路,正如上海人绕不过南京路,北京人绕不过西单、王府井一样。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西南第一唯品牌格子店“玛赛格”也坐落于此。外地人到成都来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到南京路一样令人遗憾。春熙路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对于春熙路,《新周刊》表示,这条取“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美意的商业街,已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她是成都的时尚公告牌,近一个世纪的商业人气和成都美女都流经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国的街头潮流和品牌在这里跳动着同一脉搏。

陪你写下季节(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