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滁州

家乡区县: 安徽省来安县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环邻安徽省天长市,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明光市和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南京市六合区,浦口区。县城(新安镇)距离南京市区60公里、京沪铁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碌口国际机场80公里、沪宁洛高速公路来安出入口5公里,104国道从南京长江大桥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县辖乡镇汊河镇地处苏皖交界,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邻。来安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
[编辑本段]二 行政区划
来安县共辖8个镇、4个乡。县城驻新安镇。
新安镇、半塔镇、水口镇、汊河镇、大英镇、雷官镇、施官镇、舜山镇、三城乡、独山乡、杨郢乡、张山乡
[编辑本段]三 历史沿革
1.割据
春秋战国 先后为楚、吴、越分踞
西汉 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始置建阳县,后废除
三国 先属吴,后属魏
2.滁州
东晋 属南谯州。
南北朝 宋 属南谯郡。梁改南谯郡为北谯郡。
隋 开皇(公元 581~ 600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
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滁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
3.滁州来安县(709年-1911年)
唐 景龙三年(709年)析永阳郡清流县东部置永阳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永阳郡”为“滁州”。滁州来安
南唐 升元二年(93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县治在今于北双塘乡瓦岗村。
宋 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迁县治于今县城(新安镇)
元 来安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扬州路。
明 来安属滁州。公元1386年,升滁州为直隶州,来安县属之。
清 来安县属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来安县属安徽省滁州。
4.来安县(1912年-1949年)
民国 元年(公元1912年)4月,来安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5.滁县专(地)区来安县(1949年-1992年)
1949年元月,来安县解放。4月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6年元月12日滁县专区并入安徽省蚌埠专区。
1961年4月13日滁县专区脱离蚌埠专区,来安县属滁县专区。
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改名为滁县地区,来安县隶属其不变。
6.滁州市来安县(1992年-今)
1992年底,撤销滁县地区,设立滁州市(地级),来安县属其管辖。
[编辑本段]四 气候环境
县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县境分布有100多种野生动物和600多种野生植物;粮食年生产能力可达5亿公斤,油料5000万公斤,蔬菜、瓜果、畜禽及水产品等产量可达4亿公斤,盛产大蒜、花红、雷官板鸭等土特产和蜈蚣、夏枯草等中药村;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种多、品位高,主要有钾长石、膨润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钾长石分布面积达8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五 综合实力

若惜(2014-10-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