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风俗
解放前,男女婚姻事,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约束,无婚姻自主权。男女双方在订婚时互不见面,先用“庚帖合婚”,后男方纳五彩聘礼,再择娶亲吉日。迎娶前日,女家待客,谓之上马筵席。当娶之日,新郎新娘穿着皆新(女以红色为主),男方用花轿接新娘,女家陪送嫁妆。送者约2O余人,统称“送女客”。轿到门前燃放鞭炮,新娘出轿男前女后,脚踩红布或红毡直入院内,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后夫妻“对拜”,方入洞房。洞房之夜,连续三天灯烛不灭,为“长命”灯。闹洞房三天不分尊卑长幼,戏耍中,‘轻者让新娘点烟,重者让新婚夫妇作一些庸俗的动作。解放后,男女结婚,实行婚事新办,勤俭节约。有的举行集体结婚,有的旅游结婚,只用香烟、糖果招待亲朋好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富裕,从80年代以来,城市及近郊嫁娶,汽车迎送、大摆筵席者越来越多,而且互相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宝鸡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战鼓震西秦
一辆大卡车上,载着巨型大鼓,两位壮汉抡起如椽的鼓槌,气荡山河的鼓声震响在虢镇城内、宝鸡街头。几行纵队一字儿摆开,队伍整齐,气势宏大;鼓似原锣如圆月,几百副金钹如灿灿金花,在半空中开放。这就是宝鸡县的百面锣鼓,八面威风,声震西秦。 宝鸡县是炎帝神农的故乡,锣鼓之乡。村村寨寨都流传有迎春锣鼓的习俗,各具特色。少到一面鼓,一面锣,两对铙就能击打演奏,多到百面锣百面鼓;有系在腰间,行进中的锣鼓队;亦有放在木架子之上,绕着架子鼓边敲边舞边唱的。鼓的形制大小也不一样,有一面蒙皮的鼓,如扳鼓、八角鼓、定音鼓;有两面蒙皮的鼓,如堂鼓、书鼓、长鼓、腰鼓等。宝鸡县锣鼓这棵传统文化之树,在新时代绽放出两朵艺苑奇葩:一是带着浓郁果香的硒溪党家堡的百面锣鼓;一是带着清纯奶香的天王八庙的西秦战鼓。
百面锣鼓是一种大型鼓乐艺术,既可在行进中表演,亦可在广场表演。表演时,五行纵队挺进,中间是锣队,两行鼓队列锣队左右,最外边是铙队。鼓、锣、铙节奏对比强烈,铿锵有力。表演时人数可达几百人到上千人,一个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身着运动衣,戴太阳镜,胸前悬鼓,手挥鼓槌如流星,萦绕盘旋,红缨飞舞;铜锣高举,声震屋瓦;大铙一张一合,发出灿烂的响声。这阵容庞大,队伍浩浩荡荡,似有排山倒海之势,振奋人心。百面锣鼓的鼓谱有《十样景》《朗朗天》等。其中《朗朗天》寓意新年伊始,天空晴朗,鼓声如雷,唤来春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演奏者精神振奋,慷慨激昂,欢呼雀跃;观看的人神情激越亢奋,信心百倍,有回肠荡气之感。百面锣鼓的主旋律表现在鼓点的变化上,步伐为行进速度,力求整齐一致。巨大的锣鼓声震肺腑,尽情抒怀,质朴自然,表现了人们宽广豪放的胸怀,饱含着对黄土地和田园生活的挚爱之情,激荡着人们对理想和幸福的美好憧憬。西秦战鼓是天王镇八庙村在传统鼓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排练出的一种新型武士式鼓乐,是一种广场表演艺术。表演者全副古代武士戎装服饰,鼓座一律用特制的木质架子支放,表演的人或站着敲打,或转圈,或跳跃,或舞蹈;并有旌、旗、幡穿插挥舞,交替旋转;锣、鼓、钹紧密配合,使观者目不暇接,拍手称快。
西秦战鼓经推陈出新,风格独特。其鼓谱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升帐》,以深厚、肃穆的紧锣密鼓开场,继而是长号齐鸣,火铳爆响;紧接着是身着戎装的众“将士”风驰电掣般出场,精神抖擞,挥洒自如,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克敌制胜的昂扬斗志。第二部分为《习武》,以西秦民间鼓乐“老虎掸牙” 为主旋律,构成鼓、锣、钹交替演奏,幡、旗、旌猎猎舞动,将士龙腾虎跃及对敲、对舞的表演之势。时而风云际会,时而虎啸龙吟,时而龙飞凤舞,时而如利剑出鞘。表现了将士英勇善战,顽强对垒和不怕牺牲的龙虎风韵。第三部分为《凯旋》,以欢乐的鼓乐和明快的节奏,表现了征战将士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军民同乐,天下太平,国家同安的祥和气氛。百面锣鼓常奏新声,西秦战鼓催人奋进,西虢大地更加璀璨壮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