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旅游历史

家乡区县: 阳江市江城区

     距今1万年以前,阳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指阳江、阳春,下同)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新设合浦郡高凉县,治所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合浦郡分出,设高凉郡,由广州管辖。公元527年(南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与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区(从公元527年至649年),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原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两阳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阳江县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
阳江风筝(另称“阳江纸鹞”)、赛龙舟、唱山歌、拉地网、高留圩、东水古法造纸等都具有浓郁地方传统色彩的民俗风情。阳江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之乡,素称“北有潍坊,南有阳江”,阳江人放风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到重阳,场景十分壮观。阳江“灵芝”风筝列入世界风筝十绝之一。阳江人在端午节历来有赛龙舟的风俗,其逆水赛龙舟和海上龙舟独具特色。拉地网是阳江海边渔民一种传统的浅海捕鱼方式,充满渔家风情。阳春的“高留圩”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这天,各式木器、竹器、藤编织品云集高留河滩,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来此选购。
阳江冼夫人生活于(南)梁、(南)陈、隋三个朝代,是我国闻名的俚族女首领,她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是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和军事首领,她保持了岭南一百一十余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称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巾帼英雄。”

天涯尽头(2014-10-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