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美食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甲壳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春季的梭子蟹最肥,连云港人称为“铜蟹”,到了夏季,梭子蟹甩仔以后,肚子空了,煮熟以后,满肚子都是水,因而被人们称为“水蟹”。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 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多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煮、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连岛的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把蟹肉掏出,制作蟹松。也有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小的梭子蟹和虾婆婆会被捣碎腌制,制作成“蟹渣”,就稀饭吃一等好吃,鲜得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