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太湖水

家乡区县: 江苏省北塘区

自小,太湖便是所有无锡人的骄傲。
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2338.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44.28亿立方米,年平均吞吐量约52亿立方米。因此,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资料测算,市区储量为6349万立方米,年补给量为6453万立方米。
太湖位於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澱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橫交织的江、河、溪、湖,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串连起來,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太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由第二淡水湖退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由原来的第三上升为第二),在江苏省南部境内。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历史上太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今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过去认为太湖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米,蓄水27.2亿立方米。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7种,隶属14目25科73属。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目前以刀齐鱼、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
07年太湖蓝藻爆发后,太湖的水质治理问题受到全国关注,虽然现在已基本得到大力治理,但太湖再也无法回到我小时候那样的清澈甜美。

直立行走(2014-10-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