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了许久,觉得还是应该写篇读后感,至少应该留下它在我生命中出现的痕迹,好让我在多年以后还能怀念它。
极其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追风筝的人》。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将她读完之后,已经记不清书中曾有多少个情节戳中了我的泪点,明明是今早才将她读完的啊。
阿米尔,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人。恨,是因为他明明看到了阿塞夫以最残忍的方式羞辱哈桑,却还是懦弱的躲在远处,他背叛了那个爱他甚至超过了爱他自己的朋友,或许在那个时候他还并没有将他视作朋友,而仅仅只是一个仆人。倘若当时他没有选择背叛,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爱,是因为他终究还是冒着失去性命和他所深爱的还在美国等待他的索拉雅的风险前往阿富汗救出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也救赎了自己。
哈桑,那个可怜的孩子,尽管他死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父亲,可我依旧喜欢称呼他为孩子,因为在我记忆里,他依旧是那个仿佛被安拉赐予了天赋一般永远能够准确判断出断了线的风筝最终飘落的位置的孩子,他依旧是那个弹弓射的极其好的孩子,好到甚至让那个万恶的阿塞夫都感到畏惧。该怎么形容他的善良?又该怎样阐述他对阿米尔的忠诚?一个为了自己的主人,或许用朋友称呼更为贴切,甚至能够忘记自己。在那悲剧发生之后,明知道阿米尔在他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了背叛,却还是竭尽所能的去恳求,恳求让他们还能回到从前,回到那段他们总在一起放风筝的时光。在阿米尔不断的向他扔出石榴发出挑衅,好激出他的愤怒反击的时候,他依旧只是稳稳的站着。在阿米尔始终无法走出内心的愧疚,而选择将名贵的手表和一沓钞票偷偷放在哈桑的被窝里陷害他偷窃的时候,他依旧选择承担,他知道阿米尔希望他远离他,好让他不用每天都生活在愧疚中,所以他在被质问的时候选择了承认,他总是在帮助阿米尔,那个背叛了他的人。亲爱的哈桑,安拉会保佑你,另一个世界。
阿米尔的父亲,那个有着与黑熊战斗历史的英雄人物,那个在过去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受万人敬仰,能够呼风换雨的大人物,曾经对阿米尔说过,在这世界上,唯一的犯罪形式就是盗窃,当你杀人的时候,你盗窃了他活在世界上的权利,盗窃了他为人夫、为人父的权利;当你撒谎,你盗窃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正能量,对犯罪的人极其痛恨的人却本身就是一个罪人,他剥夺了阿米尔和哈桑知道真相的权利,他剥夺了阿里的尊严,我猜到过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那独特的关怀或许是因为哈桑是他的私生子,我希望情节不要像我所预测的那样发展,可是事实却就是那样,让人难以接受,多么可怜的阿里,一生都在服侍着那个睡了他妻子的人,还不是委屈求全的服侍,而是一心一意的服侍,就像哈桑用生命服侍阿米尔一样。可是比阿里更可怜的难道不是哈桑吗?本该过着像阿米尔那样的生活,却一生都没有拜托悲哀的命运,那该死的命运。
索拉博,让人想到就心疼的孩子,他的那句:“太厌倦了。”总是让人疼的想要流泪。何尝不是呢,在恤孤院受尽各种折磨,失去最爱的爸妈,失去了莎莎的那么小的孩子又怎会留恋这个世界呢?我很庆幸,庆幸在故事的结尾他露出了笑容,尽管那个笑容那么隐蔽,可是他还是放了风筝不是吗?或许这是个开始。一个好的开始,这就够了。
在故事的开头,哈桑问阿米尔,想不想要那个断了线风筝,阿米尔点头,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就在那之后,阿米尔背叛了哈桑,改变了他们两个人的一生。
在故事的结尾,阿米尔问索拉博--哈桑的儿子,想不想要那个断了线的风筝,索拉博点头,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就在那之后,索拉博露出了微笑,结束了这个曲折的故事。
人,总要为他们所犯下的错承担必须承担的后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