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粿,是广东潮汕地区一道特色小吃,民俗年糕。酵粿,潮汕民间又称“发粿”。潮汕民间所以称作发粿,有寄寓着发财、发家的祝愿。据相关资料记载,自清代以来,酵粿已经成为潮人祭祖的祭品。就以元宵节来说,祭祖用品中除了猪、鹅、鱼这三牲之外,还讲究“三甑齐”。(注:“三甑齐”指三甑粿品,分别是甜粿、酵粿和菜头粿各一笼。)
酵粿最大的特征就是酵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有时会在酵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发好运,即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古代即流传过年吃发糕以求好兆头。发糕谐音发财、高升,因为酵粿寓意着发财、发家等意义,深受群众喜欢。
酵粿的颜色大体有三类,传统的钵粄为红色,系放入白糖与酒曲制成。还有只放白糖的白色酵粿或放黄糖的黄色酵粿。海丰地区酵粿大部分为放白糖的白色酵粿或放黄糖的黄色酵粿,尤其黄色酵粿更多。
酵粿和其它潮汕粿品一样,材料多主要是大米粉、发酵粉和酵母。在冬至、春节等大节目或重大祭神活动中制作。糖料多用红糖,也有用白糖的。蒸熟后在面上盖上福寿字样红色印纹或写上“答谢神恩”或“合家平安”等吉利字句。蒸制用的盛器是用竹篾与制蒸笼的薄木板编成,像一个平底盆。
有的人喜欢蒸熟后直接吃,有的人喜欢煎着吃。煎的方法很简单。把酵粿切片,平底锅放少许油先煎一面金黄色,翻面煎另一面金黄色,装盘即可食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