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原谅我现在才知道你的故事,原谅我没有你坚强,看完你的故事还是泪流满面,亲爱的小孩,在天堂的你,还好吗?
——致殷绍敏
“把眼角膜捐献给别人,将来我还能看到这个世界。”这是弥留之际的殷绍敏留给世上的珍贵礼物,他只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 13岁,本该是围绕在父母膝下撒娇玩耍、共享天伦的舞夕之年。然而,无情的病魔却过早的夺去了一位花季少年铿锵有力的心跳声,留给亲人无尽的失落和绵延的痛苦。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伙伴。然而,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么一个优秀的小男孩,月初他被查出患上绝症。面对死亡,小小身躯却是从容坦然,他要求去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希望能帮助他人重见光明及用作医学研究。
12月20日,在济南眼科医院,医生怀着沉痛的心情完成了殷绍敏的眼角膜移植手术,然后按照遗嘱内容,遗体被运往济宁医学院,供医学研究。12月23日,济宁医学院举行遗体捐赠仪式。为了表达敬意,济宁医学院专门为殷绍敏篆刻墓碑以示纪念。
12月19日晚上,在梁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殷绍敏突然感觉肺部憋得难受,呼吸异常困难,眼看着就快不行了,家人赶到床前忍着巨大悲痛含泪轻声问道,孩子,你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吗?殷绍敏睁开被病魔折磨的疲惫的双眼,断断续续地说,我想见见老师。家人赶忙拨通了梁山县寿张集镇中学八年级二班班主任孙海涛的电话号码,电话放到殷绍敏嘴边,殷绍敏深吸一口气,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说出了五个令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的字:老师,我走了......
12月19日晚上10点左右,班主任孙老师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殷绍敏,孙老师眼圈通红,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落下来。弥留之际,殷绍敏用笔颤抖着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遗嘱:“你如果需要我的器官,我可以无偿捐给你,请去我的父母那里谢谢他们,还要好好爱你的父母。”晚上11点18分,上帝带走了这个可爱的天使,花样少年。
记者与医生的对话
时间:12月27日下午6点30分 地点:梁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受访者:陆相亮(内五科副主任医生)马晓燕(内五科住院医师) 记者:殷绍敏是几号过来住院的?你对他的印象怎样?
马晓燕:殷绍敏这个孩子是在17号上午过来的,当时来的时候我并不在这个病房里。到了十八号晚上,正好是我的查房时间。当时殷绍敏住在重症监护室29号床,记得我走过去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感觉这个孩子出奇的安静,很沉默,与别人的交流也很少。我当时看了一下他旁边的仪器,发现心跳的频率已经达到140多,这说明孩子的呼吸是十分困难的。不要说是一个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到了这种情况下肯定也会胸闷难忍,非常痛苦的。可是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大声呻吟,也没喊过一声疼,如果不是他额头上不断渗出来的汗水,我们很难想象他正在和病魔做着异常艰苦的斗争。(开始哽咽)这个孩子很坚强,这种坚强超出了他的年龄范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他可能知道,如果他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父母亲人该是多么的难受,所以他宁愿自己忍受痛苦,也不想别人跟着他一起痛苦。他是我见过的最勇敢和坚强的孩子!(啜泣不止)
记者: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可以说殷绍敏的情况不容乐观。对于一个只有13岁求生无助的孩子来说,你是怎样安慰或者鼓励他的?
陆相亮:殷绍敏这个孩子的情况在医学上是比较少见的,再加上他得的这种病是一种母性的,病菌在体内繁殖的非常快,并且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所以,从医学上来讲我们只能采取维持手段帮助他延长生命体征。殷绍敏这个孩子可以说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见过的最坚强和最懂事的孩子,他的胸腔内积攒了大量积液,肺部受到严重的挤压。从拍的片子上可以看到,他的心脏器官和肺器官已经被挤到了右半部分,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这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呼吸会异常的困难。可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听到一声孩子的呻吟,也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平,相反,他以德报怨,把自己的眼角膜和身体无偿捐献给了需要的人和医学事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虽然孩子没说难受,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其实并不轻松,我就告诉他说你闭上眼睛少说话,尽量保持体力。孩子轻轻点点头,慢慢闭上了眼睛。晚上的时候,护士见他憋得难受,就拿来呼吸器让他戴上。这个孩子艰难的摇摇头,努力伸出手阻止护士,不让护士给他戴。他说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很清楚,不要在浪费家里的钱了。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隔壁床的病人也哭了,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们医院也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一致决定殷绍敏这个孩子的治疗费全部免除。这是我们医院唯一能替他和他的家人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
看完他的故事,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大难无情人有情,在即将离世的那一刻,这位花季少年想到的,不是埋怨上天的不公平,而是把自己的角膜和身体捐献了出来,让我们记住这个小孩,让我们记住殷绍敏,他用不长的世间经历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与死。
他来过,很坚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