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匠心独特,形成了独立的体系,达到了形神兼备,令人爱赏不已。
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从小和父亲学习泥塑制作,18岁时便得“泥人张”的艺名,并开始经营泥塑作坊名为塑古斋。
1915年,张明山的彩塑作品《编织女工》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的作品也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此后,经过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四代泥人张传人的精心传承,泥人张成为天津乃至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精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泥人张彩塑得到了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泥人张彩塑艺术也从家庭作坊走向学校和社会。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被聘为天津市文史馆馆长,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在天津建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时任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曾为泥人张题词“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