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炳灵寺石窟是我国石雕艺术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因保存有中国石窟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画和石雕,其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寺”,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位于临夏永靖县以西50公里、黄河北岸积石山中。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寺为主,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183个,造像近800身,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简练,肢体半裸,衣裙飞动,姿态优雅,静中有动,比例协调,充分体现西北浑厚粗犷之神韵。炳灵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
石窟:
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寺最为壮观,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唐代作品约占三分之二,艺术造诣精湛,造型丰满潇洒,富有朝气和生命力。鹂道元《水经注河水》称:“河峡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据说就是唐述窟。内有精美的西秦造像,造型刚健挺拨,栩栩如生。壁画中神人衣袂飘逸,色泽绚丽,构图古雅,显示出神奇美丽的天国风光。画上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造像题铭。是全国石窟中迄今发现最早的题记。炳灵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莲台座上无量寿佛,面型方圆,着半披肩佛衣,盘腿而坐,有庄重之感。菩萨头顶束发,袒臂招手,伺候左右。浓墨淡彩,呼之欲出。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眉目俊秀,衣纹流畅,神态安详。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龛的石雕释迦多宝像,面带微笑,举手叙谈,庄重而潇洒,再现南朝崇尚清谈玄学的风采。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石窟悬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悬崖旁边矗立着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奇。乘坐游艇可以直接到达石窟码头。历史变迁,炳灵寺屡遭战火破坏,栈道毁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发通知,正式公布炳灵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并在沟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独孔水泥雕栏桥。炳灵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从兰州市去炳灵寺,可以在兰州汽西站乘坐永靖县的长途公共汽车,再换乘游船去。
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窟龛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为已知我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171龛,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我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我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我国现存石窟像中最为珍贵的一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炳灵寺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奇。
炳灵寺石窟在承袭前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佛教艺术,以崭新的姿态、简洁的手法,创造了生动的雕塑形象和绘画艺术。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炳灵寺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