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十二五”发展规划

家乡区县: 陕西省泾阳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兴工强农富县,促旅活商开源,推进一招四化,统筹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文物保护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推动西部强县和和谐小康泾阳建设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结合泾阳县实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评估定位,现编制泾阳县“十二五”文物旅游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如下:
\
张家山景区排沙漏斗工程
一是泾阳县的文物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
泾阳县的文物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泾阳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文物文化遗址400余处,馆藏文物逾万件,属陕西省36个文物大县之一。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郑国渠首和历代引泾灌溉遗址被誉为“中国天然水利博物馆”;建于明代的崇文宝塔是全国砖塔之最;位于永乐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象征;坐落在嵯峨山、北中山麓的唐崇陵、贞陵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大地开发价值;汉景帝阳陵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陕西省正在开发建设的最重要的汉唐文化景点;安吴青训班旧址、云阳红军总部旧址和云阳烈士陵园是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我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地处泾惠渠畔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陵园景色秀丽,令人流连忘返;龙泉山庄生态观光,是绿的海洋,花的世界;泾河滩涂风景秀丽,两岸绿色,使人心旷神怡;此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菜、奶牛养殖小区是农业观光的特色景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堪称中国“四个第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泾阳县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和依托。泾阳区位优越,毗邻西安、咸阳,西铜高速公路、211国道、关中环线、咸宋公路、西铜铁路穿境而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县城仅8公里,又紧靠全省黄金线路(延安-壶口-黄陵-西安-临潼-华山),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泾阳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泾阳县不断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开展自然风光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加强景点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先后对张家山、崇文塔、大地原点等景区点做了概念性规划;对安吴景区做了详细规划;对张家山景区部分山体进行了绿化;对安吴青训班景区旅游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治理景区周边环境,初步改善了景区周边脏乱差现象。
泾阳县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泾阳县在文物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旅游产品仍较原始、粗放,缺乏对“四个第一”的旅游产品包装、打造,景点基础差、底子薄、设施不配套。
有些景点还不具备对外开发的条件,仍处于接待型阶段,距旅游产业型阶段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讲有以下问题急待解决:一是打旅游开发总体战的意识不强,存在旅游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发展旅游还没有成为全县上下的统一行动,各乡镇、各部门支持配合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合力还没有形成。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差,要素配套不齐,入境旅游的接待条件有待改善。县内人文景观内涵挖掘不够,资源破损严重;自然景观开发缓慢,起点低,难以形成规模;专项旅游产品少,无一条件旅游服务设施;农业观光、回归自然等产品的开发尚未引起重视。三是宾馆、饭店未纳入旅游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存在建设档次低、布局不合理、地方风味特色不突出、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四是旅游商品生产无龙头、无基地,生产力薄弱,商品销售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偏低。五是旅游市场管理还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县、乡、村关系没有理顺,景点所在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六是旅游环境不佳,城乡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占道经营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整治。

夕、颜(2014-04-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