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治也叫摆治,实为抑制,使旧时长期封建统治,群众愚昧无知迷信鬼神,加之民间缺医少药,而产生的种种怯病消灾习俗,形式繁多,实际上应属种种心理治疗。较普遍者如下:
送:家里有了病人或遇了事,认为是神鬼作祟,北上香表白纸。晚上夜深人静时向认定的方位呼唤烧化,祈求远离。
叫:家有病人,特别是小孩有病或不乖,便以为是在哪儿掉了魂,尤其是在有人受惊吓之后,家人于夜间沿途呼叫:“××回来哟!” 紧随其后的人应声:“回来啦!”一般连叫七日。
收:一般用搪瓷碗装满盐和面,用红布包了,在病人头上绕晃。一旦发现碗中盐、面有所减少,即视为魂被收回。实围绕圈时倾斜所致。
燎:这是一种对待所谓横死鬼凶神恶煞的强硬手法。即用点燃的黄表或白纸,在病人头上旋绕,边燎边念咒骂、恐吓之词,驱赶鬼神。如:“挨刀子的××横死鬼,你再缠娃,我就用桃木钉你!”等。
立箸子:用三根筷子在半碗清水中蘸过之后在病人头上绕几圈,即潦上水在碗中竖立,边立遍念叨是谁把其说了?俗谓鬼魂是不能与活魂说话的,说了活人受不了就会生病,于是就给鬼魂呼唤说好话让其走开,若立住了,就以为是说准了。实际上是水的作用,啥也不说也能立得住。
请巫婆:巫婆俗称神婆子,多为老年妇人,也有年轻的神婆子。治病或指点迷津叫出言。出言就是谓之神附于体借口传言。神婆子出言有一定的腔调如唱如诉,治病装腔作势,可憎可笑。
尚属陋习,解放后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大都渐渐消失,但在边远山区又死灰复燃,可见移风易俗,破除迷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任重道远,不能忽视,必须加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