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的气候、环境等

家乡区县: 江苏省扬中市

气候特征

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中部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雨、热同季的特点。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适合水稻、棉花、麻类等喜温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三麦、油菜等耐寒作物安全越冬;众多的喜温性和耐寒性的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可以在不同季节正常生长。

由于扬中四面环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同纬度临近各县比较,具有春季升温、秋季降温略慢、夏季高温天数少、梅雨期大暴雨出现次数多的特点。
扬中市冬季受北方大陆内部吹来的西北风(冬季风)控制,11月至次年1月,盛行西北季风。1月份西北风频率为9%;夏季受海洋吹来的东南风影响,天气炎热多雨。4~8月盛行东南风,6、7、8三个月东南风频率分别为17%、17%、18%。春季多晴雨相间、冷暖多变的天气;秋季常有天高气爽、久晴少雨的天气,但少数年份也有较长连阴雨天气出现。 
据1959年至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扬中常年平均气温15.1℃,最高年达16℃,最低年14.3℃。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有1月、2月、3月、11月、12月5个月,平均气温在28℃以上的月份没有。扬中降水量年均1000毫米左右,常年降水日数116.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3。由于四面环水,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春、秋两季达80左右。常年日照数为2135小时。
地质地貌

扬中市为江中沙洲,属冲积平原,扬中市无山丘,地势低平。海拔4~4.5米,相对高度1米左右,全境由西北向东南微倾。
西沙岛
西沙岛
扬中市各沙洲的基岩是扬子古陆的组成部分,上层为长江冲积层,表层物质较细;中部为沙洲核,核的周围是由较粗物质组成的鬃岗。它们全是长江沉积物,属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现代沉积物(次生黄土)岩性,黄色、褐黄色砂粘土。第四纪开始,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长江水流等外力对塑造扬中的雏形起了主
4自然资源
编辑

扬中市拥有长达长江岸线102公里,境内未发现地下矿藏,自然资源以动、植物为主。
水资源

扬中拥有长江岸线102公里,其中沿江深水岸线长达53公里,占江苏省境内未开发岸线总量的2/3左右。岸线等级较高,多属贴岸深水岸线。-10米等高线距岸边为40米左右,具有良好泊稳和作业水域条件,适合建设不同类型的港口码头,泊位可达5-10万吨级。西江流域的长江浅水岸线约50公里,水流平缓,岸线顺直,江堤外有大面积的滩涂,面积达6万亩,是渔猎、休闲、旅游及农业相结合的综合场所。
扬中岸线资源
扬中岸线资源
扬中市通航港口有栏杆桥港、万福桥港、联丰港、何家大港、沙家港、二墩港、兴隆港、东新港、头墩子港、六圩港、团结港、思议港、三岔港计13条,在通江口均建闸控制。
主要港道有12条,其中通航的有新坝大港、联丰港、三茅大港、东新港、长旺港、六圩港、红旗河、团结港、思议港、穿心港;不通航的有水勤港、双龙港。
主要排灌河有前进河、丰收河、新联河、全红河、杜家港、营房港、铁皮港、向阳河、扬子河(大寨河)、建中河、三河、光明河、红星河、战斗河、胜利河等15条,均建有机电排水站。港河闸距一般为1~2.5公里,港河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占有港河0.53公里。
生物资源

境内主要野生动物有:鲥鱼、鱽鱼、河豚、
扬中特产-河豚
扬中特产-河豚
黑鱼、鳗鱼、鳜鱼、鲇鱼、黄鳝、虾、蟹、甲鱼、乌龟、泥鳅、刺鳅、鲫鱼、螺、蚌、蟛蜞、青蛙、田鸡、蟾蜍、红鳍白、鱼、麦穗鱼(罗汉筒)、虎头沙、鲈鱼、鮰鱼、鳑鮍、鳡鱼、鲻鱼、赤服(红眼)、江豚(江猪)、蛤蜊、野鸡、野鸭、麻雀、燕子、黄莺、乌鸦、喜鹊、布谷鸟、斑鸠、画眉、白头翁、猫头鹰、啄木鸟、鹧鸪、八哥、鸽、黄鼠狼、水獭、刺猬、鼠、猪獾、狗獾、叫天子、水蛇、赤练蛇、青草蛇、蝮蛇、黄蜂蛇、乌蜂蛇、蜻蜓、蜜蜂、胡蜂、蝴蝶、螳螂、蜗牛、蜈蚣、蝉等。

2012年末扬中市户籍人口28.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79万人,女性人口14.2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98‰,比上年上升1.56个千分点;死亡率8.95‰,比上年上升1.1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3‰。
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1787人,比上年末增加917人,其中:男性人口138276人,女性人口143511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83‰,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死亡率8.32‰,比上年下降0.6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1‰。

minyeier(2014-10-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