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九黄饼是湖北特产,九黄饼又称重阳饼、龙山九黄饼、江陵九黄饼或孟嘉饼;是江陵的传统特产,荆州传统糕点小吃之一,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相传此饼源于东汉,荆州民间有重阳节"食饵"(糕饼)的习俗,为当时人们重九登高,野外旅游的干粮,经发展演变成今日的九黄饼,取九月菊黄之意,故得此名。
传说东晋时桓温喜吃,一直充传达室至今。其饼皮用上等面粉和芝麻屑,和入低度饴糖,加油面起酥;饼心用玫瑰花、核桃仁、瓜条、青红丝等10多种果料烤制而成。其特点是:饼黄如菊,围边乳白,皮薄心大,油多糖重,松酥香甜,营养丰富,色、香、味、形俱佳,曾被评为湖北省的名特产品之一。常在龙山落帽台名胜出售,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九黄饼由来
据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道工,他可预知未来。有一天,他未卜先知预言徒弟桓景家中在二九相重之日(即农历九月初九)必有大难。桓景按照费师傅的指教,届时携全家人身佩茱萸,带上干饼到高山顶去饮菊花酒,以避劫难。到了傍晚,桓景回家一看,家畜、家禽全惨死。从此,重阳登高避灾便成了习俗,而吃饼也成了不可少的习俗。九黄饼又称龙山九黄饼、重阳饼、孟嘉饼或江陵九黄饼。叫龙山九黄饼是引自孟嘉龙山落帽的典故:东晋大将桓温每年重阳节都带领属下上江陵城西风景秀丽的龙山登高,食饼赏菊,饮酒赋诗。一次,他的参军孟嘉参加龙山野餐,一阵山风,吹落了他的帽子,他依然风度翩翩,同僚嘲笑他亦能从容应付,群僚无不佩服他的才华和气质。于是,孟嘉被视为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之士;对此,李白写下“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的诗句,予以赞颂。
告诉大家九黄饼的制作方法
制作原料:面粉700克,熟面粉50克,蜜制橘饼50克,冬瓜条50克,葡萄干50克,蜜桂花50克,芝麻仁50克,碱粉5克,白糖30克,饴糖300克,冰糖50克,芝麻油300毫升。
制作方法:用400克面粉加饴糖300克,芝麻油50克,碱水150毫升调制成糖水油面团,揉光润制成皮面团。
取300克面粉加芝麻油150毫升,调制成油酥面团。
用皮面团包裹油酥面,搓成长条,切成40个面剂,每个竖按扁成饼皮。把配料除芝麻仁外,都加工成碎粒,加熟面粉、芝麻油100克,白糖、冰糖(压成屑),调和成馅料。
饼皮包上馅,用饼模刻出花纹,磕出后每个饼面刷少许香油,粘上芝麻仁,码入烤盘,进烤箱,用中火烤12分钟即成。
特点:黄面白边、皮薄酥香,馅料丰盛,油而不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