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杜严和李岩

家乡区县: 博爱县

杜严(1875--1938),字友梅,博爱县清化镇二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留学日本政法大学。回国后,受职翰林院编修,派赴河南筹备咨议局。清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河南省咨议局议长,后历任河南省民政长,河南省都督府秘书,河南省第二届众议院议员及广西省政务厅长等职。杜严还积极协助李敏修先生创办“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河南省选派了不少赴国外深造的留学生。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潜心营办实业,力图实业救国,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曾先后参加组建和创办"中原煤矿公司"、"宏豫铁公司",对近代河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岩(1606--1644)名信,号威,博爱县孝敬镇唐村人。出身贡生,精枪、拳、箭术,好施尚义。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入李自成起义军,官制中营(中央)制将军,成为李自成的谋主。
他早年与二哥李仲、温县陈家沟姑表陈奏廷在唐村千载寺、三圣门(祠)、太极宫拜师研拳,研创“太极养生功”。因写《劝赈歌》和捐赈饥民被官府追捕。崇祯十三年,李自成军进入河南,在千载寺聚将,李岩加入起义军队伍。他先后提出"取天下以人心为本"、"均田免粮"和"迎闯王、不当差、不纳粮"等宣传口号,深受民众拥护,推动了革命战争的发展。崇祯十七年起义军进北京后,李岩及时向李自成提出了四项政略建议,未被采纳。后因李自成听信谗言,将李岩冤杀,导致起义军的最终解体。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特别强调:“李岩的悲剧永远值得回味!”

多一点开心(2014-10-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