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作家张天民(他的老家就离我家不远,没想到他和我是一个村的)
著名作家、影视编剧
男,1933.7.12生,汉族,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系。 历任 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编辑, 长春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 农村读物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中央电视台党组成员,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一级编剧。 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吉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联委员、青联委员,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创业》, 诗集《北京漫步集》、《七月抒情诗》, 小说集《小五更的故事》、《青与蓝》、《末流演员》, 中篇小说《海滨的朋友》、《追花人》, 影视剧本《张天民电影剧本选》、《创业》(已拍摄发行)、《武则天》(30集,已录制播出)、《潘汉年》(32集,已录制播出),《张天民影视文学精品》(四卷本)。 电影文学剧本《开国大典》(已拍摄发行)获199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中国政府优秀影片奖, 小说《战士通过雷区》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总政治部征文奖, 《一路同行》获辽宁省《芒种》文学奖, 《地质锤》获吉林省文学奖, 电视连续剧剧本《中国命运的决战》(35集,已录制播出)是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50周年献礼作品。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1979年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金鹰奖。
2、史铁生简介(论辈分我应该管他叫表兄,他母亲和我母亲是堂姐妹)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经历,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史铁生作品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3、陈大威(也是没联系的亲戚,应该管他叫舅,他和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亲戚)
陈大威,号白雪,碧松斋主人,男,1941年3月生于河北省,当代著名画家,国际羲之书画院终身荣誉教授,人民日报社时代潮周刊理事,红旗出版社《鲜红的党旗》大型画册编委,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燕京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国际奥林匹克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东方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市长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涿州市首届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政协画室高级画师,河北省政协委员会第6、7、8届委员,曾任涿州市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世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特约编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