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它雄风古朴,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奇迹,耸立在世界的东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卢龙境内所辖明长城位于卢龙和青龙两县交界处,东起燕河营镇白家房村的西大炕,西至刘家营乡刘家口村西山一点五公里处出境与迁安县境内长城相接,长二十二点三公里,设刘家口关、桃林口关和重峪口关三大关隘,敌楼86座及墩台若干。据《明史·兵、边防》载:“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命大将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自水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
在卢龙所辖长城中,以刘家口关最为高大雄伟。刘家口关设在刘家营乡刘家口村北山沟底部,原高20米,面宽21.6米,厚10米,下部方形巨石砌基,上部内充夯土,外包砖墙,三层结构。下部中间有一拱形门洞贯通南北,南面门洞上嵌石额,刻“刘家口关”四字。拱洞高4米,宽3.1米,原设有坚固木门二扇,今已无存。此洞门既是山中泄水河道,又是在刘家口一段长城中沟通长城内外的唯一通道。关楼中部内设吁回”字形券室,中间分为三个小室,供戍卒储物及居住,三小室之间及向外各有拱门与外圈通道相通,墙南正中嵌《万历6年岁次戊寅重建刘家口关》石碑一方。南北两面各设箭窗六个,以备向外观察及拒敌射箭之用,东西两侧各有一拱形门与东西两边长城通连,在“回”字形券室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石砌梯室通向顶层平台及嘹望警房,平台四周设有砖墙垛口,墙高1.8米,墙中部设有射箭孔,平台中央建有僚望警房一大间,东西长15米,南北进深4.5%米,东西两侧为厚硬山砖墙,墙内设通道石阶与中层券室相通,顶部外观似瓦顶,内为拱形,南北二墙各设有一门二窗,门居中。观其刘家口关楼东西两面尽为高山,北为山谷小路,择此山间咽喉要道,建立关楼,且关楼高大坚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确是巧妙至极,重要之极,充分体现了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刘家口关楼东50米即刘家口关城,城呈方形,石基砖墙,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00米,设东、南、西三门,东接山顶东尖楼,西临刘家口关,东尖楼北隔山的一段山梁上设有敌台两个,台间有砖墙相连,备观察敌情之用。
中华五千年文明,渊源流长,长城可谓这历史之见证,作为华夏之子,我们应以长城的巍峨深感自豪,朋友们,热爱我们的长城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