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延安!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我的陕北村庄》歌词

常想起我的家乡,

一个古老的陕北村庄,

那里有无数的故事让我难忘。

土炕上慈祥的母亲,

总爱讲奶奶留下的三块响洋。

郭大妈给我的那碗拌汤,

总觉的那么香。

马灯里透出的一点亮光,

伴我在上学的路上。

柳树下泪眼的姑娘,

等待红围巾期盼的回望,

啊我的陕北村庄,

魂牵梦绕的地方。

你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让我摸到了天上月亮。

总想起我的家乡,

一个可爱的陕北村庄。

那里有讲不完的故事让我分享。

窑洞里坚强的父亲,

总爱讲他革命时打过的漂亮仗。

大老张走过的一路悲伤,

总觉的那么凄凉。

黄大衣暖出的一道阳光,

照我在成长的路上。

杜梨树上喜鹊的守望,

等待大山里飞出的吉祥。

啊我的陕北村庄,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给了我豪情万丈,

让我点亮了满天星光。

延安有二十二条不成文的规定

第一条:香菇面对于延安人,就像羊肉泡馍对于西安人,是“最好吃的”,不要试图颠覆这个结论说不好吃,否则,你的美食品位会遭到延安人的极度鄙视。

第二条:看到城市中央那条又大又宽的黄土沟,不要怀疑,那就是延河。

第三条:在地处三山对峙的延安,你必须适应“开门见山”的生活。

第四条:在动辄零下十多度的延安严冬,你必须习惯水到之处千里冰封:洗头之后头发结冰,出门不戴口罩鼻孔结冰。

第五条:早晚寒风刺骨,中午炙热难耐,在强烈的温差中,你可以获得“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感官体验。

第六条:爬山是延安唯一的郊游活动,所以,周围的“凤凰、宝塔、清凉、万花”四山,在当地的知名度直逼五岳,不要费尽心思的寻觅导游,随便抓个人带你上山都如同进自家后院一样轻车熟路。

第七条:不要奇怪延安半山腰还有人过“穴居”生活,这种名叫窑洞的民居冬暖夏凉,是陕北一带的招牌建筑。

第八条:虽然延安名震天下的小吃是“洋芋擦擦”,但你必须知道真正好吃的另有其物,如黄米饭小炒肉,煎饼,抿节等等,不过价格通常不菲。

第九条:延安的酒桌上只有一个字:喝。如果你酒量不好,千万不要上陕北汉子的酒桌。

第十条:在朴素的乡土气息中,你必须清醒的知道,这里的消费水平是陕西第一,中国第四,动辄天价的食物会直接告诉你什么叫做“乡级的服务,深圳的消费”。

第十一条:讨价还价这个买东西绝对的真理,在延安基本无效,在对自己遭遇白眼和贬损的承受能力做出评估之前,请慎重开口。

第十二条:夸奖一个女孩子一定要说:这女女长的可亲了。听者绝对笑逐颜开,这条金科玉律百试不爽。

第十三条:不要以为延安人都是疯狂李阳,尽管延安话的发音在某种程度上和英语交相辉映。你有极高的概率将“可忙了”听成“tomorrow”。

第十四条:在延安生活,你必须明白一下常用语:你害哈了么?”(你听懂了吗?)“额串可也”(我逛去了)。

第十五条:如果外地的你遇到素不相识的老人硬是拽着你给你讲红军的故事,不要惊讶,在延安,无论是大广场还是小路边,总能碰到愿意和你分享那些光辉岁月的人。

第十六条:延安人义气豪爽,颇有中国武侠之风,和他们做朋友是绝对的明智之举。

第十七条:延安人很少和外地人相爱,俗称不找圈外人。你可以用这一点去理解貂蝉和董卓,当年貂蝉不喜欢董卓,兴许就是因为董卓不是她老乡。

图片

第十八条:“人不可貌相”的古训在延安尤为应验。街头淳朴憨厚的汉子,当得知他的身价后,千万要稳住。

第十九条:延安女人称丈夫为“掌柜的”“当家的”,嫁给延安男人你必须相信他独当一面,当家做主的能力。

第二十条: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对于这条流传已久的民间定律,你可以相信前半句,但请保守评估后半句。

第二十一条:不要质疑,陕北民歌永远是这里的主流音乐,一曲豪情壮志的“大红果子剥皮皮”,可以在瞬间令全场观众热血沸腾,挥手迎合者排山倒海。

第二十二条:“巍巍宝塔山,潺潺延河水”,数十年来这句话在延安妇孺皆知。即使不要求倒背如流,但最起码你必须知道它。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hellotongtonghao

我的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Hellotongtonghao

我的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1908030107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64825857.html

hello彤彤好(2014-10-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