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蔡都——上蔡

家乡区县: 上蔡县

上蔡县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孔子及历代圣贤曾在这里树立了文明的丰碑。 上蔡,一座古老的都城。这里是海内外蔡氏祖地,秦丞相李斯故里,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千年古县,河南省十大古城。数千年来,古蔡国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华夏文明,缔造出数度的繁荣,彰显出古蔡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上蔡特产:
1.上蔡县高梁高粱,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2.上蔡县红麻 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称洋麻、槿麻、钟麻。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以中国、泰国、印度、前苏联种植较多,次为孟加拉、越南、古巴、巴西、印度尼西亚和伊朗。中国于1928年引种,50年代因炭疽病害而停种,60年代由于推广抗病品种,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广东、广西、浙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自治区均有种植。红麻茎直立,高3-5米,粗1.5-2.0厘米,呈绿、紫、红或浅红色。叶分掌状裂叶型和阔卵叶型。花淡黄或乳白色,花柱5裂,柱头紫或红色。蒴果,种子呈肾形。红麻依据叶形、茎色、成熟期分类。印度分5个变种、8个类型;中国分为13个类型。日本根据品种对光、温的反应,分为感光型和感温型。红麻是短日照喜温作物。要求生育适温25℃,无霜期150天以上,生育期降水500毫米左右。适于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幼苗期怕涝,成株后抗涝力强,是涝洼地区的稳产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延长,有利营养生长;缩短光照可促进生殖生长。故可在低纬度地区繁殖晚熟良种种子,高纬度地区种植收麻。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比重,提高品质。麻株在开花并结少量蒴果时达到工艺成熟,即可收获。随即整株或剥皮沤洗。红麻主要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和小地老虎、蚜虫、小造桥虫等病虫害。红麻纤维银白色,有光泽,吸湿散水快。适于织麻袋、麻布、麻地毯和绳索。带皮麻秆可作造纸原料,剥皮后的麻骨用于烧制活性炭和制纤维板。叶可作牲畜饲料。
3.上蔡县生姜 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本品为姜属植物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成分: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历史沿革:
上蔡为古代蔡国地,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此。后叔度叛,为周公放逐,复封其子胡于蔡,曰蔡仲。后屡受楚国侵犯,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今安徽凤台),改州来为下蔡,故称前都为上蔡。秦于此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是动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龟二年(519)改置临汝县,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又置武津县;大业间复置上蔡,临汝、武津先后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变。隋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元至明清均属蔡州。民国初。属汝阳道。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
上蔡,商代即以“蔡”为名。上蔡的“蔡”是从县城东蔡岗上的蓍草得名的。上古时期,盛行占卜,用蓍草占卜叫“筮”,“蔡”字由“草’、“祭”组成,就是用蓍草祭神占卜的意思。《续河南通志·舆地志》说:“宓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曰蔡。”汉置上蔡县。因蔡平侯徙新蔡,遂称此为上蔡。
2009年上蔡县辖6个镇、16个乡、4个办事处:黄埠镇、杨集镇、洙湖镇、党店镇、朱里镇、塔桥镇、华陂镇;大路李乡、无量寺乡、邵店乡、五龙乡、杨屯乡、和店乡、蔡沟乡、齐海乡、崇礼乡、韩寨乡、东岸乡、东洪乡、小岳寺乡、西洪乡、百尺乡,蔡都办事处、芦岗办事处、重阳办事处、卧龙办事处。
历史文化:
溯源:2007年被授予千年古县称号
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
人类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500年,史称上蔡(相对迁都州来的下蔡而言)。
上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古迹名胜星罗棋布,遍及全境。
现存有“芦岗拥翠”、“云护蓍台”、“蔡河沉月”、“鸿隙现莲”、“斯井鸡鸣”、“景贤书声”、“洪河夜雨”、“白云深处”八大古景,重点古迹有蔡国故城、白圭庙、伏羲画卦亭、蔡侯玩河楼、孔子问津处、孔子晒书台、光武台、奎星楼、李斯墓、蔡侯墓,还有顺阳王墓(明代)、蟾虎寺(汉代)、陈庄民宅(清代)、夏庄民宅(清代)、苏氏节孝坊(清代)等大批文物遗址。
其中,蔡国古城遗址、楚国贵族大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古城西城墙之上的蔡侯望河楼,楼台之上建有玉皇庙,神殿及拜殿台,是历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留下诸多脍炎人口的诗篇。蔡河之滨的白龟庙,蓍草葱郁,白龟浮游。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创华夏文明之始。文化名人:  上蔡自古出名人,“孔子弟子贤者七十二,蔡有六人”,漆雕开最为有名;曾辅佑秦始皇统一六国,史称“千古一相”的秦丞相李斯亦生于蔡;号称“通明相”的西汉丞相、高陵侯翟方进,世称“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学家谢良佐,西汉著名文士、庐江太守丞桓宽,还有明代的李逊学、刘光国,清代的循吏张沐,书法家程元章、李景梅等,近代及现代的汉一夫、寇文谟、雷保森等一大批的历代名臣、文人巨匠、民族精英都出生于古蔡厚土。
蔡氏祖地: 蔡叔(一说蔡仲)被尊为蔡氏始祖。近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批蔡氏同胞来上蔡寻根拜祖。
僧一行测日影:  唐朝开元年间,僧一行为编撰《大衍历》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实测,南方到达交州,北方抵达铁勒,其间共有12个测量点。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领导的,由南宫说等人主持的在河南的测量最为重要。他们在河南的白马、浚仪、扶沟、上蔡等地测量了夏至正午日影长和北极高,又用绳子丈量了它们之间的距离,经归算,从白马到上蔡有526.9里,日影长相差2.1寸。
京剧《四进士》:京剧《四进士》(即《宋士杰》)
明朝嘉靖年间,新科同榜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人出京为官,因严嵩专权,在北京双塔寺四人共约赴任后不违法渎职,以报海瑞举荐。当时河南上蔡县姚廷春的妻子田氏图谋财产,毒死丈夫的弟弟姚廷芳,弟媳杨素贞去上蔡县告状,田氏贿赂县官刘题,杨素贞的案件无人受理。田氏又串通杨素贞之兄杨青,把杨素贞转卖给南京布商杨春为妻。杨春听素贞哭诉,可怜她的遭遇,撕毁身契,代她告状。正遇河南八府巡按毛朋私访,代写状纸,嘱去信阳州申诉。杨素贞与杨春失散,遇到恶棍,被革职的书吏宋士杰所救,认杨为义女,携至州衙告状。 田氏逼她的弟弟田伦代通关节。田伦给信阳知州顾读写了求情信并送上三百两贿赂的白银。田伦的下书差役,恰好投宿在宋士杰店中,宋偷看信文,发现与义女杨素贞事有关。顾读读到书信后,徇情释放了被告,押禁了原告杨素贞时,宋士杰上堂质问,却被杖责后轰出堂来。宋士杰遇到田春,二人前去巡按毛朋处上告,毛朋接状,宋士杰作证, 田、顾、刘均以违法失职问罪,判田氏夫妇死罪,为素贞伸了冤 。
上蔡荣誉 :
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县一高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从2003年起举办一年一度的重阳文化节,郭庄楚墓顺利发掘,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05年12月4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陈高蒙(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