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采油厂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十项工作"

家乡区县: 陕西省吴起县

吴起采油厂在集团、油田公司和吴起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集团、油田公司的总体要求,结合该厂实际,2013年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抓好“十项工作”。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 技术创新工程。一是注重引导鼓励。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软硬件配置,以研究所为主体,不断整合优化内部科技资源,广泛搭建科技人才交流学习和成长平台,逐步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完善技术人才培养和竞争激励机制,创建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岗,划分岗位等级,以岗定薪。积极引导和构建创新文化,破除旧思想和体制的束缚,努力推动构建宽松、积极的创新环境。二是注重创新的实效性。尽快制定完善创新型企业长期建设规划,组织对一批制约油田开发的技术难题进行立项攻关,加快对一批成熟研究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开展一批勘探开发、原油生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发明和创造,提高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普及性。三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我厂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余项,申请获批专利仅10余项。因此,要在政策上重点倾斜、资金上重点扶持,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前瞻性技术研发,抢占同行业专利制高点。特别是要挖掘传统技术优势,加强下组合勘探和低渗透油田开发研究,全年专利申报要实现翻番。

(二) 对标管理工程。一是完善对标战略。科学制定对标管理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对标管理信息库,规范对标工作流程,不断优化标杆指标。年底建成标杆单位10个以上,到“十二五”末,把吴起采油厂建成标杆采油厂。二是加快责任体系建设。完善管理职能,夯实工作责任,统一决策指导、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评估审核、统一考核验收,分类有序推进对标工作。建立对标管理考核体系,严格奖惩办法,标杆能树能撤、工作有奖有罚,积极推动对标管理向纵深发展。三是提炼对标文化。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探索总结和提炼具有吴起采油厂特色的标杆管理文化,进一步丰富文化管理内容,形成“人人讲对标、处处有标杆”的浓厚对标管理氛围。

(三) 人才强企工程。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创新型班子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公开,推动阳光决策。继续实行干部动态管理,转变用人观念,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合理提拔和交流使用中层干部,多岗位锻炼干部能力,全方位提升干部水平。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良好政治素养和高尚道德情操。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才强企战略规划,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管理。深化岗位竞聘,优化专业岗位人员结构,强化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专业技术梯队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按照“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型员工”要求,不断完善采油厂、大队和区队三级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根据职工个人素质和岗位不同,科学统筹安排学习内容,坚决不搞“一刀切”和灌输式培训,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四) 文化引领工程。吴起采油厂建厂20年来,企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必须尽快提炼和总结。一是建设特色文化体系。继续深化使命文化内涵,不断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员工学习理念、生活理念、发展理念等内容,科学组织编制采油厂《企业文化手册》,积极构建采油厂特色“十大文化体系”,深化文化管理,努力推动企业向更高管理水平发展。二是建设特色队站文化。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实际,创建特色鲜明的班站文化、职工学习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生活文化等子文化,形成上下一体、各具特色的文化架构,使企业文化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激发职工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充实和丰富各类文化活动内容,创造和搭建职工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发挥各类文化协会、兴趣小组作用,激发全厂职工的激情、活力和创造力,形成更加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全面抓好“十项工作”:

(一) 扎实推进资源勘探与管理。以延长组下组合勘探为重点,优选勘探目标区,实施精细化勘探,力争纵向更深层有新发现,横向新区、老区均有新突破。狠抓钻井、试油、测试等监督管理,探井成功率不低于42%,完成探井、资源井产量3.4万吨。加强资源管理,进一步夯实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资源巡护责任,建立和完善资源有效管理体系。加快勘探技术创新,积极探索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寻找新的资源接替。

(二) 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一是优化产能建设。加快新井投产速度,提高新井生产时效。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寻求低产区技术突破,努力使新井单井产量提高8吨以上,万吨产能投资控制在4253万元以内。大力推进水平井开发,优化水平井和常规井网配套,全年新打水平井14口,增产1.8万吨。二是狠抓旧井挖潜。加强对注水区域、区块结合部、低效区及低效油层的研究评价,把开发程度较低区域作为挖潜主攻方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挖潜措施油井同比增加50%,挖潜增产8.4万吨,使旧井挖潜逐步成为产量主要增长点。三是规范油田注水。优化动态分析,强化油藏综合治理,注水井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投注238口、转注152口,新增水驱控制面积147平方公里,延缓递减增产6万吨。建立驱油技术示范点,积极开展CO2、空气泡沫驱油等新技术试验,推动油田注水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力争提前实现注水“三年规范、两年精细”目标。

(三) 全力保障生产平稳运行。强化生产主体责任,将产量指标分解细化到井、到人、到天。大力抓好油井计量工作,把重点放在集输井计量攻关上,努力使产销误差控制在5%以下。注重联营公司监管和油井维护,切实提高井下作业质量,油井免修期突破400天。加强集输管理,非集输区域实施小片集输,建立线路巡检激励机制,确保线路安全,提高集输能力。实行产销统筹管理,加强综合调度,不断提升联合站运营水平,保证产销始终平衡运行,确保原油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吴仓堡示范区建设,年内建成40万吨生产规模,初步实现有序采油和信息化管理。认真总结新寨采油大队油井精细化管理经验,迅速在全厂推广,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四) 加快启动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工程进度、资金投入和质量安全,确保按期完工。陈蒿湾小区室外配套工程8月底竣工,保证年内入住;加快职工活动中心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建设。集输管网优化完善、石百万联合站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必须完工投运;8个撬装注水站迁建、10个注水站技改工程8月底完工;吴仓堡、薛岔等4个油区地面建设工程加快进度,土建部分年内全部完成。新建柏油路53.5公里,架设35kV石油专线15公里,延伸油区10kV线路169公里,以及6个队部建设等年内必须全部完成,切实改进基层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柳沟数字化井场建设,为数字油田建设积累经验。

(五) 狠抓物资供应和设备管理。规范物资计划和储备定额管理,使材料库存始终保持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合理水平。严把物资质量关口,严格按照“四统一”要求,强化各级材料库管理,不断规范质检流程和抽检程序,确保各类问题物资材料“零”入库。强化设备管理,明确管理主体,夯实管理责任,按时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到90%以上。做好设备资产清查工作,规范设备动态管理。积极开展修旧利废,科学利用废旧和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潜能,全年实现节支1500万元。

(六) 着力提升综合管控能力。深化财务管理,优化“四级”核算,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努力把吨油成本控制在643元以内,管理费用不超过2.27亿元,会议和业务招待费用同比降低30%以上。规范招投标管理,探索实施电子招标,进一步规范招标程序,强化招标监督,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审计管理,注重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能力,加大对大额资金使用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审计力度。注重计划统计工作,上传下达及时准确,杜绝统计数出多门,严格项目投资把关,提高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扎实开展“四定”工作,严格岗位设定,严控人员配置,做到人尽其用。认真落实派遣工转正政策,积极沟通协调,努力创造有利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派遣工尽早转正。优化绩效考核,把安全环保和油田注水考核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细化生产单位考核序列,合理调整考核指标权重,提升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完善法律事务工作,配置专业人员,加大法律纠纷处理力度,规范法律事务管理,切实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稳控工作,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预防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七) 突出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一是狠抓生产安全。继续推行厂级领导包月督查,组建安全环保监察队,完善HSE管理和三级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和预防能力。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重点区域消防监护,有力保障生产安全。抓好职业健康,对职业危害场所检测和职工健康体检一年不低于1次。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多打丛式井,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狠抓污水处理,加快基础设施改造,确保达标回注。积极推进清洁文明生产和文明井站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油区植被恢复,绿化井场站点280个、道路640公里、压坡9000亩以上,全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三是加强能源消耗控制。积极倡导开源节流和低碳生产,做好伴生气利用,推广应用新型节能项目,全年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19.38万吨标煤以内。四是继续强化原油管护。加大道路管网巡检力度,全面落实原油管护举报激励措施,保持警企联打高压态势,创建平安和谐油区。

(八) 认真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妥善处理解决职工合理诉求,在基础建设、福利待遇等方面向边远区域倾斜,着力改善边远井区生产生活条件。规范薪资福利管理,足额缴纳“五险二金”,职工工资和劳保福利要及时兑现发放。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人均工资增幅不低于10%。探索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以岗、以量定薪,彻底打破平均分配,逐步缩小派遣工与正式工的收入差距,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物业管理,进一步优化开发区和姚店台小区管理,提前规划陈蒿湾石油小区配套设施,提高管理自动化和人性化水平,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切实保障职工休假,合理安排职工轮休,逐步执行法定节假日休假和带薪年休假制度。关心离退休和困难职工生活,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九)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党员干部的不足和问题,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支部标准化建设继续推向深入,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全员廉洁从业能力和水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从领导干部做起,创新管理模式,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开短会、讲短话,少发文、多做事;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努力形成团结紧张、雷厉风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十)积极开展群团组织活动。加强民主建设,通过职代会和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职工集体智慧和监督作用,完善厂务、队务公开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规范舆论宣传,拓宽宣传渠道,成立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新格局,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开展“科级干部进班站”活动,努力形成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新格局,凝聚全面推动工作的新活力。充分发挥青工和女工作用,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魅力。继续做好文化艺术、扶贫帮困、统战武装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风为裳(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