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风俗,最讲究的要数农村的上梁仪式。
乳山农村人盖房的上梁仪式是件大事。从农户选好地基择好日子盖房子起,村里的人就企盼着上梁仪式。上梁的前一天,房主比往日更显得忙活,要蒸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不点饽饽,这些饽饽比杏子稍大些,形状分别做成圆形像橘子、长岁、桃、石榴、葫芦、猪头,寓意为团圆、平安、长命百岁、过日子有套套、多子多福、兴旺、聚宝盆。同时还要蒸十个一把抓大小的饽饽,这种饽饽也叫“斗顶饽饽”。
小饽饽蒸好后,东家把小饽饽连同红枣、板栗、糖果及一分钱或二分钱的钢镚儿,与轧成二寸长的谷草混合起来,分别装进两个用柳条编的鼓形柳条斗。然后把蒸好的十个“斗顶饽饽”放在最上面,再用红纸包两份赏钱,每包里放三十三元钱,分别放在柳条斗最上面,这是送给在梁上的木匠和瓦匠的赏钱,希望他们用心上梁。最后在两个柳条斗上贴上大红喜帖,用红花包袱在斗脖子处扎紧,以备上梁所需。
装饰好上梁的斗之后,东家还要蒸十个湿面为一斤重的大饽饽,再炒四个菜,准备两根红烛和一包香,用小桌子放在梁底下供财神,上梁仪式就开始了。只见木匠和瓦匠都爬上房顶,这时梁两端已挂着长长的鞭炮,众人齐心协力把梁用绳子往上拉,边拉边放鞭炮。鞭炮响过之后,木匠就用心地把大梁正正地安放好,把椽木一根根地拉上来钉在大梁上,再用两根红筷子夹住一块八寸的红布,红布底下各用红线钉镶一枚铜钱或钢镚儿坠着,然后用大钉将夹红布和钢镚儿的筷子钉在屋脊的中间,并贴上“上梁大吉”四个大字。
椽木都钉好以后,东家在盛小饽饽的斗上各系一根长绳,再系一瓶老白干酒,然后把绳子头抛给梁上坐着的两名工匠,好戏这就登场了。只听拉斗的工匠一个在梁上唱道:“拉着东家的斗,过得年年有。”另一人则随声附和。斗和酒都被拉上房梁以后,工匠揭开包斗的包袱,把里面的红包装进腰包,再先在梁头上倒点酒,然后边喝边唱:“喝着东家的酒,祝福东家年年有。”另一个也随声附和。
喝了几口酒,两个工匠又抱着各自的斗开始摇晃,并念念有词:“摇三摇,晃三晃,枣儿栗蓬(板栗)在浮上,现在开始扬。”这时候下面瞧热闹的、抢小饽饽和糖果的人群,早就伸长了脖子在等。看着地面上眼巴巴等着的大人和孩子,梁上的工匠面带笑容念念有词:“一把饽饽一把草,哄着村民满地跑。”一把和着谷草的小饽饽和糖果从空中散落,顿时,满地都是撅着屁股争抢的人,到处都是欢笑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