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代,赤水属集贤乡新化里,清代分属汤泉里和新化里,民国时期为赤水乡。建国后,1950年赤水设立第五区公所,1956年8月改为赤水区;1958年成立赤水人民公社,辖今赤水、美湖、大铭、春美等乡镇;1961年,佛岭、美湖、大铭、双翰从赤水公社分出,单独建社;1984年,改为赤水乡,1992年10月撤乡建镇。
赤水含有以锦水制赤火之意。相传宋绍兴三年,曾有客商在赤水街北二里之牛棚格下建店铺,但生意萧条。当时有位阴阳家陈朗赞此地钟灵毓秀,只嫌双髻山丙向属火,恐有火灾之虞,遂发动居民开“楼梯岭”、锲“石龟”、修“水巷”、砌“七星火”、建“德水殿”以制火邪。明隆庆年间正式迁移现址,称锦水街,清设赤水格市,后改称为赤水街。
赤水街早在400多年前就是尤溪、大田、永春商贾来往的主要通道和商业要地。民国以来,商业营业额占全县四分之一。建国后,集镇建设又得到了很大发展,邮电、金融、商业网点配套齐全,设有邮电支局,开通了程控电话。街道商店鳞次栉比,尤其是五日一集市,来往旅客络绎不绝,贸易更为繁荣。
2 气候条件
赤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镇地势较高,夏天凉爽,冬季有霜或下雪,年平均温度17℃。雾期每年在140天左右,有霜期达165天左右。雨量充沛,湿度大,年相对湿度平均在80%以上。常年阴雨较多,日照较少。
3 自然资源
赤水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51.5%,拥有杉、松和毛竹等林竹资源,林地面积97099万亩,林木蓄积量60万平方米。泉水资源得天独厚,优质矿泉水甚多,九仙山永安岩边“法水流香”处,水质纯净,清甘爽口,是生产饮料的理想水源。主要矿藏有铁、铅、锌、石膏、耐火土、瓷土、泥煤等。
4 交通便利
赤水镇[德化县]
赤水镇[德化县]
赤水镇是德化西部交通中心枢纽,公路四通八达,运输方便。晋江——永安干线自镇内猛虎村穿入,经湖岭、赤水、西洋出境,县城通往西半片8个乡镇的公路,都从境内通过。近年来开通了九仙山、戴云山、东里、吉岭、福全、苏岭村公路,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猛虎至戴云的水泥路将要开通。
5 农业发展
赤水镇以水稻、甘薯、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酸梅、柿、桃、苹果、油茶、佛手瓜、蔬菜等,反季节蔬菜已成为赤水民众的重要经济作物。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255万元,农业产值3540万元,工业产值3715万元,企业产值6955万元,镇财政收入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
6 旅游景点
赤水镇[德化县]
赤水镇[德化县]
赤水镇境内有著名的戴云山和九仙山,是闽南的旅游胜地。戴云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山脉,素有“闽中屋脊”之称。诸峰矗立,有大戴云海拔1713米,小戴云高达1856米,莲花池峰1665米。大戴云山腰有一片腹地,名曰“七里洋”,异草奇花常年吐芳。1999年,一台湾客商在戴云山脚修建戴云寺,是目前我县建筑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戴云山有很多稀有动植物,1985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九仙山风景区内的灵鹫岩和永安岩,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鹫岩位于九仙山巅东侧,始建于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寺的墙,柱均为石筑,释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为石雕。明万历年间柱础重修,新建山门石坊,德化知县杨文正“一方净土”题匾和永春知县夏忠“胜迹维新”题匾于坊上。大学士张瑞图,太仆丁启睿,状元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邑司训甘天训的题刻牌匾,悬挂于主殿两侧。清初整新两殿,增置岩田。16—18世纪,这里曾是我省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个支系,发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处寺庙。文化革命期间被毁。
1988年以来,由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名誉住持,南加释宽净法师倡导,般若修德堂众信徒鼎力捐资支持进行重建。重建的灵鹫岩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保留着古迹,而且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飞鸟的雕刻。
永安岩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铭爱村、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唐代开元年间,该地系九仙山僧邹无比垦种荇菜之处,故称“荇菜岩”。后来蛇神岳氏修炼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明代天顺年间,青年儒土史云济,法号妙应,到此地出家,并与铭山周进宗结谊。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嘱其徒日:“吾大劫未尽,化后悬我骸于大椿杪,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化后骨骸挂在铭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树梢。嗣后,侄儿周琼捐献山场,筹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千担作为岩租。明嘉靖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孙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于永安岩。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七及住持僧应经再次募缘修建,至今正殿佛龛尚保存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重修,岩字系木构,歇山顶式,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饭堂、地藏殿、护界亭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云济史公祖师,左边蛇岳尊王伽兰佛,右边安放着檀越主周进宗、周琼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组成的藻井,圆天画着太极圈,结构精彩别致,独具一格,明、清时期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偕其侄进士李为观、进士知府李道泰,先后为该岩题赠牌匾。现尚保存的有赖垓的“法云真际”牌匾和民国时期的两对木刻楹联,寺字东侧有护界亭1座。
7 广昌县赤水镇
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