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印象大红袍

家乡区县: 福建省武夷山市

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南平等市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一直以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近年来,武夷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旅游形象。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夷山借助王潮歌和樊跃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2 简介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对武《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试演(20张)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
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的《印象大红袍》已完成最后的创作,该演出将以独特视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不同的武夷“山水茶”文化。
《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推出,打破了固有的“白天登山观景、九曲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3 特点
与其他4个“印象系列”作品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突出故事性和参与性,不仅展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艺,还借助当下流行的“偷菜、炒房、蜗居”等语汇,说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说大红袍的来历,说现代人所有的烦恼,说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导演王潮歌、樊跃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印象大红袍》是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突出一个和谐生活的理念,希望大家把烦恼、抱怨、痛苦和郁闷都放下,喝杯茶,享受茶的宁静和谐,享受美好的生活。
4 荣誉
4.1 世界上最大的“茶馆”
剧场的表演区域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仿古民居表演区借鉴了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使得演出现场更像是有着一千九百八十八个座位的巨型茶馆。
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二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景象。置身其中,不仅可以将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而且还会有穿着民俗服饰的侍女,递上一杯中国“茶王”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
4.2 唯一的“双遗”“印象”作品
《印象大红袍》是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印象铁三角”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在二十三个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创作的“印象”作品。
演出舞台坐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武夷茶博园西南角、崇阳溪东侧河岸,背倚风光绮丽的武夷山水,占地面积约为十一点二亩,总投资近二亿元人民币。
5 剧场
作为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实景电影”是其中最长的一个演出环节,也是《印象大红袍》最大的看点。长达七十分钟的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堪称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
“实景电影”采用全球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观众席五分钟内即可完成一周旋转,舞台视觉总长度达一万两千米。
同时,导演组史无前例地引入“矩阵式”实景电影,将十五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组成“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现场效果如梦似幻,使观者真切地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

毛锦祥(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