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2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2亿元,增长14.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7.6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01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10元,增长13%。农作物播种面积突破千万亩,粮食总产预计达6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设施农业2.6万亩、规模化养殖场345个。牧业年度羊饲养量达到1897万只,出栏1005万只,居全区首位。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0亿元,增长12%。神华和包钢煤焦化、联邦制药四期及五期、太平矿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黑猫煤化工、宇乐化工、盾安光伏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纳林湖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干渠20公里黄金水道投入运营,黄河旅游精彩破题。发行城投债券18亿元,东矿公司在A股上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660亿元。B型保税物流园区公路港建成,机场客运量达19万人次。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总数达到11990户、个体工商户71513个。口岸过货量1120万吨,其中铜精粉10万吨。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46亿元,利用外资7175万美元。
2013年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方式,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和县城人居环境大幅改善。25公里新华街综合改造全线完工,曙光街、河套大街西段部分建成通车。双河新区建设稳步推进,金川大桥、金川南路和黄河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全市59条街路和18个出口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显著提高,干净、整洁成为城市常态。改造重点集镇19个,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101个,完成村庄整治337个,镇容村貌大为改观。4条公路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新改建公路1020公里,临河绕城、五原至刘召一级公路竣工通车,临河客运新站投入运营。乌力吉风电汇集站、金泉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顺利实施,100万亩农村土地整治全面完成。三年排水改造首战告捷,整治沟道4272公里。
2013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77.3万亩,实施了京藏高速、黄河堤防公路、临陕路、212省道等一批精品绿化项目,造林投入、面积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乌梁素海水质明显改善,乌拉特草原阶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达到7258万亩,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17万亩。新建改造了一批彰显文化特色的街路和建筑,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蒙古部落文化园区、临河石艺街、后旗那达慕体育场等项目竣工投用。成功举办沿黄、环镜湖公路自行车赛、内蒙古首届中西部民歌大赛,《月照金河套》荣获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临河区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城区,乌拉特后旗获自治区文明旗县城提名资格。通过探索和努力,我们在特色发展上找到了突破口,水、绿、文化正在成为巴彦淖尔的靓丽名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