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创业者之一----(金坛)钱骥

家乡区县: 江苏省金坛市

钱骥

钱骥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之一。1947年,钱骥受聘为中央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协助赵九章先生开创地球物理研究,管理研究所的业务,负责实验室及探测仪器。曾修理多台不同型号气象探测仪、真空管检验计和电子频率计。为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质量,钱骥提出应建立规范,进行定期仪器标定,研究制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仪器,是气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钱骥在开展地震研究工作方面,早期曾对地磁、地震波进行研究。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许多大型工程投入设计,急需地震裂度评估资料,地震观测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之一。钱骥协助李善邦进行地震台站网布局规划研究,对地震台址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地震台站布局应综合多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按层次设置分级管理的设想。曾协助组织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表》,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地震活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曾翻译了《测震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系统地介绍地震仪器设计原理、标定技术,推动中国国地震观测仪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
1956年,中国科学院将地球物理学列为填平补空的重点发展学科,钱骥协助赵九章负责规划起草工作。他综合了地震、地球、物探、气象、地磁等方面的专家意见,提出制定远景规划不仅要依据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还应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要求,配合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和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的总目标,进行综合研究。他曾提出规划总目标、规划重点,地磁台、地震台、电离层台、宇宙线台要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观测网,建立专业研究所促进发展,加速地球物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的制定促进了中国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

1964年,中国尖端技术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钱骥作为卫星技术总体负责人,经常到各研究所调查研究,了解卫星配套的预研课题进展情况,看到在力学、传热学、电子学、半导体、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成果,为卫星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10月下旬,钱骥陪同赵九章去酒泉发射基地,参观导弹发射试验,充分了解到运载火箭技术进展情况,已可以把卫星工程提上议事日程了。他认为发射卫星不仅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科学价值,还能为中国发射远程火箭提供空间环境资料。钱骥在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科技、工业都有了一定提高,又积累了多年火箭探空经验,为卫星上马做了不少技术储备。同时发射卫星又可进一步带动促进中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发射卫星计划。
1965年10月,钱骥在国家召开的卫星方案论证会议上,作了《关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方案初步意见》的报告,就卫星系统方案、目的任务作了详细的报告。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人造卫星设计院,钱骥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组织领导总体组全面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分系统技术设计工作,拟定各分系统设计指标。为落实各项任务与技术要求,他还率领总体组到各研究单位进行协调,安排落实了近200个预研和试制项目,组织了卫星研制全国协作网。1970年4月24日,中国按计划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钱骥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派大星(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