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一块方寸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闻名,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粉、面窝、稀饭等独特汉味早点经营,经久不衰。2002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整体打造。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户部巷已由原来的147米长、3米宽、12家小吃经营户的小巷,发展成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逾千万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约达340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160余户,经营品种170有余。
户部巷的知名美食:
小张烤鱼
小张烤鱼是现杀木炭现烤新鲜活鱼的武汉特色菜品,品种有烤草鱼、烤鲶鱼、烤财鱼、烤鲫鱼、烤土鲢鱼、烤桂鱼等。该系列产品均采用新鲜活鱼制作,外焦内嫩,再配以独创秘方,煮之,满鼻盈香、沁人心脾、回味悠长。与之配套还有烤羊排、烤全鸡等系列产品。自一九九八年该产品问世以来,得到民众和官方肯定,并保持特色餐饮类市场领先地位,先后获得“中国名店”、“中国名菜”、“江城名菜”和“特色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面窝
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油条
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立起不弯,松酥泡脆,爽口喷香。
如再将油条折断成三到四节,从锅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摊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许芝麻及白糖,再将折断的油条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内有油条外包糯米团,再撒点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浆,吃起来十分惬意,别有一番情意。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2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
传统的武汉热干面,掸的面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的感觉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酱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掺在酱里,特别诱人。三两口,没什么感觉一碗面就进到肚子里了。
正宗张记豆腐脑
正宗张记豆腐脑,历史悠久,祖传三代,户部巷第一家,采用优质黄豆秘制而成,纯绿色食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清火美容之功效,在2004年户部巷小吃擂台赛上获得奖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糊粉汤
糊粉汤是一种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浓稠,并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条和糊汤粉是早点不错的搭配选择。米粉的弹性,油条的清脆,糊粉汤的浓鲜,搭配起来,让人有畅快淋漓,欲罢不能之感。
徐嫂子糊粉汤
一间不大的小门点里,挤满津津有味吃糊汤粉的人。雪白的纸碗端上来,原料:微稠的糊汤、洁白的米粉、撒在上层的是绿的葱花红的辣萝卜;细长的米粉嚼起来有劲,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的清淡鲜美,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的清冽辛辣;连吃法也同老武汉一样:一碗糊汤粉外加一根黄灿灿的油条。慢慢品尝着这熟悉的汉味小吃,仿佛糊汤粉独特的鲜味从遥远的天边悠悠荡来。
户部巷发展历史
20世纪40年代,肩挑小担沿街叫卖的谢氏面窝在户部巷安家落户,因其品种多、味道美,享誉三镇。解放初期,餐饮业进入合作化,谢氏面窝被国营餐馆“收编”,名声渐渐沉寂。
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户部巷做早点养家糊口,从而有了石婆婆热干面、陈氏红油牛肉面等众多名小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华路临江一带是武汉多条公交车辆的起点站、终点站,客运轮渡码头集中,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户部巷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1990年,谢氏面窝传人重操旧业,恢复传统的制作方法和经营方式,重新在户部巷安家。这是户部巷兴盛的起点。从此,全市乃至散居在外的老武汉,一有机会,隔江隔水也要来此“过早”,一条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的小巷,每天有千把人光顾,终年生意兴隆。
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并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
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现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vivamsam
梧桐子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wuhan_hongsh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