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家乡区县: 福建省周宁县

1959年前,全县运输全靠人力挑抬。
1959年5月,小(古镇)浦(城)公路赛(岐)浦段通车。小浦公路赛浦段通车后,汽车和其他机动车,逐渐取代长途人力运输。当年底,在“共产风”的影响下,全县无偿调用劳力、物资,组织民、技工5092人,投建梨(坪)外(表)、城(关)纯(池)、七(步)李(墩)3条公路,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分别于1960年4月及1961年2月先后停建。
1965年冬,组织全县民工投入续建,广大干部群众冲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坚持民工建勤不间断。
1965~1976年,先后建成公路8条105.43公里(未包括麻岭军用公路)。实现全县社社(乡)通公路。公路沿线村民开始以胶轮板车代肩,自行车代步。
1983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车辆急剧增加,公路运输出现了多家经营、相互竞争的景象。宽敞、舒适、高效、节能的新型车辆逐渐引进市场。
1988年底,全县共有公路32条,总长301.3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8.8公里。通车行政村86个,占全县行政村数的61.4%,初步形成以狮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福州、浦城、邵武、顺昌、南平、霞浦与浙江苍南,均有当日直达客车,彻底改变了长期交通闭塞的落后面貌。但有的偏远山区村际交通尚不通畅,货物仍赖人力挑抬。
2012年,宁上高速周宁段通车,出行更加方便。
(交通运输资料来源:[12-13] )

詹家森2(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